知识面很宽的徐冰雅给我支了个招,建议向修造厂全体正式职工募集建设汽修车间的资金,把汽修车间搞成修造厂以国有资本参股,国有企业职工全员持股,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股份制企业。
当时,股份制企业在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是新生事物,很多人对这种所有制形式听都没听说过,我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很欠缺,担心厂里职工没人愿意花钱认购汽修车间的股份,募集不到急需的开办资金,所以对徐冰雅的建议并不感兴趣,准备用借贷或者其他方式,解决建设汽修车间的资金难题。
英雄所见略同,徐冰雅的商业嗅觉不比我差多少,她非常认同我对榆树坪地区汽修市场是个缺口的判断,很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
徐冰雅得知我准备用别的方法筹钱后,连夜拟就了详尽油全员持股方案和实施细则,十分坚定地对我说,她愿意为职工全员持股方案兜底,用自己私人的钱,认购修造厂职工认购后剩余的全部股份,保证完成募集资金计划。
徐冰雅父母和弟弟开了多年百货批发部,家资丰厚,是榆树坪矿第一个买私家车的人家,确实有能力拿出建设修造厂需要的钱。
当时我和徐冰雅还只是相互有一点好感,没有发生亲密关系,被她的激情和好意感染,同意了她为修造厂量身打造的全员持股方案,并委托她全权负责这项工作。
徐冰雅只是照本宣科,宣布了厂部的决定,没有向职工们做过多的股份制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而且没出给大家留出充分的考虑的时间,股份募集工作搞得有些敷衍。
情况和我估计的差不多,大家对认购汽修车间股份的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职工只是购买了厂里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股份,从普通职工中募集到的资金不到两万元,和目标数额相去甚远。
可能这正是徐冰雅希望得到的结果,她二话没说,花了七万多块钱,包圆了剩下的职工内部股份。
为了避嫌,徐冰雅并不是以个人的名义购买的这部分股份,而是以符合认购资格的几名修造厂职工代持的方式分别认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