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接下来的发展态势,完全超出了莫玉铭的掌控范围,确切地说,他和同伴直接被排除在外。
毕竟,七十比二的悬殊比例,实在是毫无可比性。莫玉铭万万没想到,仅仅因为精制盐,那些老人们极为民主地剥夺了他们二人的“行政权”,自此,他们失去了“自由行动”的权利。
除了每天有五个老人跟随左右,还必须每日向独孤老大请安,甚至连申诉的权利都被剥夺。
事情为何会演变成这般模样,还得追溯至几日之前。
自第一天被张铁匠叫来帮忙的人品尝过黄大姐做的菜肴后,众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把家搬至此地。
石破天的行动最为迅速,在帮张铁匠搭好房子后,立刻着手挑选自己建房的地盘,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即便天色已晚,他也不回去,直接窝在莫玉铭搭建的那个“工作室”内睡上一觉。
次日天还未亮,他就又开始忙碌起来。
其他人虽不像他那般蛮干,但速度也不慢。一间圆顶茅草房,一两天就能盖好。
这主要是因为去瑞木谷采集厚蒲草叶耗费了大部分时间,否则速度会更快。
与莫玉铭二人盖那间“工作室”用了将近一个月相比,快了不知多少倍。
后来,随着迁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提出主意,大家分工合作,一部分人专门负责采集厚蒲草叶,一部分人专门负责选址搭建茅房。
如此一来,盖房的速度也就愈发迅速了。
黄大姐自从那天被张铁匠请来后,便再也没有回去。她和担任助手的李老太暂时借住在莫玉铭家,与馨兰住在一个房间。
不过,大伙早已为她设计好了住所,就在莫玉铭所建的“工作室”旁边,紧挨着那个小水潭。
并且在小水潭前留出了一块足球场那么大的空地,用于建造大家的公共餐厅“大食堂”以及休息聚会的场所。
这个大型建筑首先由石破天提出,经大家讨论一致通过后,众人请住在逸世谷尽头的李慕柏来主持建设。
至于他本人是否会迁来与大家一同居住,所有人都心中没底。因为他与他现在居住的地方一样,独具一格,超脱物外。
就如同当初别人因刚跌落峡谷而颓废沮丧,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释怀,他却能做到神情自得,毫无半点幽怨情绪。
连逸世谷这个谷名也是他在游览完整个峡谷后所取。
李慕柏老头虽然性格古怪,但并不孤傲,属于律己宽人的类型。
他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极为在意,却绝不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也不会因此而瞧不起或疏远他人。
由于他在峡谷中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一类的存在,虽然他的玄功修为也不低,但大家更愿意将他视为乡村中的老夫子一般,对他尊敬有加。
被石破天戏称为峡谷中的“文老大”。
这个“文老大”对大家的请求没有丝毫推辞,满口答应,并在第二天就前来实地考察了一番,声称回去研究两三天就会给大家一个结果。
等到第三天,峡谷中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
平日里根本见不到踪影的第二代、三代的老人们,此刻也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张铁匠还特意打造了一把剃头刀,让这些土生土长的老顽童们把乱糟糟的头发剃得整洁些。
几个老太太更是一起动手,用兽皮和自己编制的麻布为他们每人缝制了一套衣服。一番梳洗打扮后,好歹像模像样地像个正常人了。
有了李慕白、石破天等人的管教,这些老人成了最听话的帮手。
他们每天就像一只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整天在工地上忙碌地转着,争先恐后地赶着做各种工作。
茅房建设工程进入了高潮,一个个圆形的茅草房如雨后的蘑菇般,一丛丛、一冠冠争先恐后地拔地而起,与莫玉铭所住的三间茅房连成一片。
大家对房屋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个能遮风避雨、吃饭睡觉的地方就行。因此,建设进度非常快。
这天中午,住在瑞木谷尽头的独孤老大也搬了过来。
他并没有像大家一样选择在高大的云杉树下建茅草房,而是在瑞木谷方向,离大伙居所有一定距离的一块巨石中挖了一个洞,把巨石的内部掏空作为住处。
当时莫玉铭正好无事闲逛,凑巧碰见了这一幕。
见到这个胡须皆白、枯瘦如柴的老头正用自己的一双肉掌在劈挖岩石,惊人的场面令莫玉铭大开眼界,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