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周边的诸侯国,指责智伯瑶收留他们的百姓,威胁要出兵讨伐。信中的言辞激烈而强硬,充满了傲慢与威胁。
“这些诸侯,自己不管百姓死活,还来怪罪我们!”王猛愤怒地说道。他的拳头紧握,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燃烧着怒火。
智伯瑶脸色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根本不顾百姓的生死。”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然而,面对诸侯的威胁和内部的压力,智伯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拉长又缩短。
“将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王猛急切地说道。
智伯瑶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但我们也不能轻易挑起战争,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智伯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他知道,此时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领地的生死存亡和百姓的未来。
“王猛,你立刻派人去周边探查一下诸侯们的实际动向,我们不能只凭这一封密函就自乱阵脚。”智伯瑶目光坚定地说道。
王猛领命而去,智伯瑶则继续在书房中思考着应对之策。
此时,城中的百姓们也听闻了诸侯的威胁,人心惶惶。一些人开始抱怨智伯瑶当初不该收留那些外邦的百姓,给领地带来了灾难。
“我们自己都过得艰难,还要管别人,现在可好,惹来了大祸!”一个百姓在街头嘟囔着。
“就是就是,这可怎么办才好?”另一个百姓附和道。
但也有百姓表示支持智伯瑶的决定。
“将军那是仁义之举,若见死不救,我们与那些无情的诸侯又有何区别?”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