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回 万里求援路途苦,三思筹谋战策成

自己是在天竺世界轮回五百世、积累莫大功德才成的佛,也是这世界上古往今来的第七尊佛,承载了佛教数千亿年积累的各种经、咒、佛法(《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记载:第一尊佛毗婆尸佛,距今91劫,一劫为13亿4千万年)。

而自己的战力,从与溟墟魔神之战,众圣无人敢出手,而唯独自己出手退敌;以及后来与元始天尊小试身手而未显败象看来,至少应该是与元始天尊有一战之力,但若真打起来,元始天尊积累多年,法宝众多,就是其中的变数了。

而燃灯与元始天尊相比,无论从实力、底蕴还是法宝来说,应该都是明显居于下风的,毕竟才成圣几百年而已,这么算来,自己战胜燃灯应该是问题不大。

但对阵不是纸上算账,总会有各种变数。

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守护神珠,可以说整个天竺世界的顶尖战力都在这里了,虽然分身的实力要略弱于本体,但那可是二十多位!

按盘古世界这边的分档来看,梵天、湿婆神的本体应该是先天魔神级别,那么它们的分身就是圣人级别了。

即使其它人全部忽略不计,如此一算,燃灯就已经手握三位圣人级别的战力。

但好在分身有个致命缺陷,就是其法力有限,不耐持久,所以只要方法得当,将他们的法力耗尽之际,应该就是自己取胜之时。

而自己这边,拥有金刚破魂臂甲的目犍连和拥有诛仙剑的金莲圣母的实力,已经无限接近圣人,可以让二人缠斗梵天和湿婆神,另外再派拥有暗影披风的舍利弗从旁协助。

其余的无当圣母、金箍仙、灵牙仙等人,对付燃灯手下其余小仙应该不在话下,更何况如今燃灯上下离心离德,手下可用之人也就羽翼仙、四大天王区区数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盘算,如来心中已然有了成竹,深知此战虽有艰险,但凭借己方的周密部署与实力,成功的把握极大。

于是心中大定,向着碧游宫走去,准备与一众师弟师妹们共商大计,为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做好万全准备 。

如来踏入碧游宫,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纷纷汇聚而来。惧留孙前来的消息,显然众人已自舍利弗口中得知。

如来的神色凝重,周身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庄严气息。

环顾一圈,看着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师弟师妹们,如来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开口:“诸位师弟师妹,今日我带来了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消息。”

众人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大殿内的气氛也随之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如来深吸一口气,将惧留孙所讲述的一切,一字一句,饱含悲愤地诉说给众人听。

当说到燃灯血祭无辜、屠戮截教同门、囚禁观音等人时,众人的眼中纷纷燃起了愤怒的火焰,有的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有的则发出了阵阵悲愤的低呼。

“燃灯如此倒行逆施,天理难容!”如来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无尽的悲痛与决然,“我们的师兄弟们,在他的手下受尽折磨,含冤而死;西方三百万无辜百姓,更是惨遭血祭,他们的冤魂,至今还在九幽之下哀号!我们怎能坐视不管?怎能让燃灯继续这般逍遥法外?”

众人纷纷响应,情绪激昂,怒吼声此起彼伏:“不能坐视不管!为师兄弟们报仇!为百姓们复仇!”那声音汇聚在一起,震得碧游宫的梁柱都微微颤抖。

如来看着众人,欣慰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已经决定,即刻前往灵山,讨伐燃灯!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同门,为了那些无辜冤死的百姓,更是为了还天地一个公道,让正义得以伸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如来开始按照适才的设想进行战前安排,众人皆无异议。

如来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感动。

他再次环顾众人,高声说道:“诸位,此去灵山,必定艰险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让我们一起,为了正义,去拿回我们应得的一切!明日一早,我们启程出发!”

众人齐声应和,那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冲破这碧游宫的束缚,直上云霄,向燃灯宣告他们复仇的决心。

会后,如来又单独叫过无当圣母,语气恳切又带着几分无奈:“师妹,为兄有一事,实在难以启齿,但又不得不向你相求。”

无当圣母微微欠身,眼中满是温和与信任:“师兄但说无妨,咱们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如来长叹一声,缓缓开口:“此去灵山,与燃灯必定是一场恶战,凶险万分。金莲师妹需要对阵梵天或者湿婆神的分身,这二位皆有圣人之能,实力超凡。金莲师妹手中诛仙剑,攻击凌厉,自是不惧,但她的肉身相较之下,恐怕难以承受对方的强大攻击。为兄思量许久,唯有你那太虚神甲,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护她周全。所以,想跟你商量下,能否借这神甲一用,如此一来,我方胜算也能多上几分。”

无当圣母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复杂,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不舍。这太虚神甲,乃是师尊通天教主赐予她的保命之物,多年来,它陪伴自己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早已与她心意相通,是她最为珍视的法宝,承载着她无数的回忆与对师尊的思念。

然而,她很快便冷静下来,从乾坤袋中取出太虚神甲。她双手捧着神甲,递向如来,眼中满是坚定:“大师兄不必如此为难,金莲师妹为了大局,二话没说就挺身而出,直面强敌。我又怎会吝啬这一件身外之物?都是为了大局,小妹心中有数。只盼这太虚神甲,能助金莲师妹一臂之力,早日将燃灯绳之以法,还世间一个太平!”

如来闻言,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双手恭敬地接过太虚神甲,对着无当圣母深深一拜,诚挚说道:“师妹深明大义,此等恩情,为兄铭记于心,日后定当报答。”

第二日一早,晨光熹微,惧留孙便匆匆赶到紫芝崖下等候。

从目犍连口中,他已经得知了如来这些年来的经历。没想到,昔日的多宝道人,竟已证道成圣,还在天竺世界轮回五百世,积累了莫大功德,成为这世间古往今来的第七尊佛。

他的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既有对如来修行成果的惊叹,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遥想当年,多宝道人也不过是一名准圣,自己与其相差不大,如今却已站在了修行的巅峰。可见修行之路,从无坦途,唯有在忧患中奋进,于磨砺中坚守,方能破茧成蝶;若沉溺于安乐,懈怠了修行,终会被岁月的洪流远远抛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紫芝崖上,给这片天地镀上了一层金边。

崖下,众人早已收拾停当,周身散发着或凝重、或激昂的气息,一场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金光仙大步流星地从地牢中走出,手中紧紧拽着绳索,绳索的另一端,绑缚得结结实实的马元,正满脸不甘地挣扎着,却挣脱不开那牢固的束缚。

此时的马元,往日的嚣张跋扈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心的恐惧与绝望。

舍利弗自碧游宫中请出如来,众人出得紫芝崖来,此刻山中已是空无一人,如来开启山门禁制,随即全身金光大作,将众人罩在其中,随着如来一声低喝,金光裹挟着众人,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空荡荡的紫芝崖,在微风中静静矗立,仿佛在见证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惊心动魄的大战。

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面露讶然之色,口中喃喃道:“少年恃勇强出头,未觉尊威惹祸由。此役一开天地乱,方知妄动是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