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咱虚心请教!

徐达不屑地哼了一声,连看都不屑看那人一眼,完全不想了解对方。

这种贪图小利、畏首畏尾之人怎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于是徐达急忙迈步前往请教已退隐的李善长。

和徐达一样满头疑惑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朝廷议事,毕竟张北玄那等大才让他们自愧不如,有些人甚至真以为张北玄是神人下凡。

……

御花园竹亭内,朱元璋与张北玄相对而坐,马皇后在一旁陪伴。

对于张北玄这样的举动,马皇后早已习以为常,毕竟有些事情可以在朝堂上说,但有些话却只能私下商量,有时候未卜先知反而更有效果。

“那么,接下来请帝师指点。”朱元璋微笑道。

“老朱啊客气了,既然是指点,自然要尽力而为。”张北玄谦逊地说道。

两人默契地忽略了刚才提到的那个话题。

朱元璋笑容可掬地等待着,对他来说,这次交谈除了和张北玄聊聊天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求治国之策。

毕竟张北玄被认为是仙人转世,虽然目前尚未有所建树,但其眼界绝非一般人能比。

“老朱啊,依我看,治理大明与谋略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若谋略有深度,便能使大明长治久安。”张北玄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听了张北玄的话,朱元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年龄的增长让他的头脑不再如往日般灵光,想有更深一层的作为显得困难重重。

“不过老朱啊不必过于忧虑,老朱啊你如今正值壮年,手下的贤士猛将无数,可以循序渐进,逐步调整政策。”张北玄安慰道。

“那么,帝师认为咱应如何行事?”朱元璋微笑着问道。

“老朱啊,你可以先将国库中积攒的黄金全部换成白银,再把铜钱分发给百姓,修建道路桥梁,救济贫困,兴建学堂和医馆……”

张北玄侃侃而谈,“这样做既能强化大明财力,提高民生水平,又能促进民众素质提升,培养他们的勤劳善良。”

朱元璋静静听着张北玄的计划,脸上的表情越发微妙起来。

“这样行吗?”朱元璋疑虑地问道:“将黄金全部换银,万一不够供养军队怎么办?”

尽管不清楚张北玄为何如此自信能让整个国库都投入建设之中,朱元璋还是犹豫不决,

毕竟大明刚刚立国不久,国库并不充裕,财政吃紧,加之天灾频发,根本不敢轻易动用大量资源。

“你啊,无需担忧,眼光长远一些来看,短期内拿出这些金银的确看似微不足道,

但长此以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

张北玄解释道:“官府办事应当顾及百姓福祉而非仅考虑盈亏,这不是明智君主之所为。”

“原来帝师之意是要让大明富饶,然后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听到这里,朱元璋恍然大悟。

“正是!”张北玄抱拳答道,“唯有强国富民,任何困境都能轻易化解。”

“好,好。张北玄你放心,咱明白了。”朱元璋含笑允诺。

虽然嘴上并未明言,但内心早已决定,只要这建议见效,他必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