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针对明朝始终有效的方案便是推行官绅一体征粮制。”

张北玄接着分析道,“假如做到公平对待,则所有士人都要履行纳税义务,如此挂在名下未申报的地产数量必将大大减少,相应的税赋也就得以补充到位了。这就是从本质着手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道:“然而这项制度有个问题,只有那些财力雄厚、书生众多的官宦家族才能享受到特别待遇,这原本是我们打天下时对他们的一种回报。

“更何况,如果这么做会降低他们的收益,将来人才匮乏,大明江山恐怕也难以长治久安。”

张北玄笑言:“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我们提出改革,自然会使这些官宦家庭不甘示弱,到时他们必然会贡献出更多的钱财和粮食支援社会,从而我们也得以增加收入。”

“真的可行?”朱元璋询问。

“当然可行。”张北玄点头答道:“陛下,这种变动的确能让平民百姓受惠,但对那些有权势的家族而言,估计会引起强烈反弹。”

“毕竟很多书生名义下都有富商赠予的土地资源,并从中获取利润,而今陛下的政策几乎等于断了人家财路。”

经张北玄点拨后,朱元璋回忆起白氏一家过去的诸多恶行。仅仅一个举人出身的家庭便能积攒几十万两白银之巨,中间不知隐瞒了多少赋税,

类似情况在明朝绝非罕见,只是他从未深入探究过而已,

“咱明白,因此这项政令必须慢慢来,先测试一下市场反应,倘若对方同意配合则按计划行事;若不同意,则暂且作罢。”

他深知,让权贵主动牺牲个人财富实属艰难之事,他们表现出抗拒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说贵族阶层相比普通民众稍微富裕些,但如果将其名下良田全部分发出去,即便每亩仅征收十斗米,总数也是非常惊人的,这些人肯定不会甘心放弃既得利益。

无论是在明代还是清王朝统治期间,任何涉及到重新分配地主与富商财产的行为都会触动某些集团的核心权益。

尽管自己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