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名千古?"朱棣微微撇嘴, 惊讶于对方居然给这么高的期望。

"确实如此呀,难道你不感到荣幸吗?"张北玄笑道,“尽管外界认为身为皇家成员不应涉足这种商贾之事,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为了明朝江山社稷着想, 值得为此感到自豪。”

“确实是这样的道理,”二人连连点头称是,明显情绪高涨。

"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再次追问起下一步行动计划。

张北玄轻声笑了笑说:“其实这些都是细节问题,就交给两位自行决断就好。”

说完之后便坚持要离开, 留下满满一桌菜肴无人享用。

"真是个奇人呀!"目送对方远去背影, 朱标感慨万千地感叹。

“谁说不是呢?我也常常琢磨不清, 张北玄到底图啥?他帮助我们从来不求任何回报。”

就连朱棣也是百思不解。

……

数日后。

兄弟二人讨论结束后,朱棣提议:“既然张北玄已经给出了意见,那么咱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仅短短十几天时间里, 整个得月楼彻底改头换面。

红木制成的新家具替代旧物;墙上挂满了名家手迹及珍贵瓷器, 浓厚的艺术气息弥漫于空气当中。

除了环境方面的改善, 这儿也开始招揽许多才女并专门聘请教师教授技艺。

此外,还设置了剧场打算将戏曲表演加入到日常活动中来。

但在全面推广前,必须先小心试水,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状况。

……

书房中,朱元璋正专注处理朝政,身旁站着朱棣和朱标。

朱棣的脸上带着一丝诡秘的笑容,显然心怀鬼胎。

“说吧,你们俩到底在策划些什么?”

朱元璋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朱标和朱棣身上。

“父皇,其实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我们只是希望您能去得月楼放松一下。”

朱棣老实地说出了来意。

听罢,朱元璋的眼睛猛然瞪大,像是病床上的垂危者突然坐起,赶紧站起身来回打量了一番,然后才再次坐下。

从朱元璋的反应,朱棣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担忧。

“父皇,母后今天要念经,估计现在还在沐浴焚香,至少还需要好几个时辰,您就放心吧。”

朱棣的眼神中满是可靠。

朱元璋顿时心中暖意涌动,差点脱口而出:“老四啊,你太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