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荀彧的良苦用心

主公!真正可笑的正是袁术这逆贼!”

文臣之首荀彧,率先拱手发言,冷声道:“当年高祖斩白蛇举义旗,推翻暴秦,救万民于水火,才有了大汉四百余年的光辉传承。”

“而袁术不过私藏传国玉玺,便妄图窃取汉室神器,实乃自不量力的跳梁小丑尔。”

荀彧面色凝重,言辞恳切,继续道:“主公,袁术称帝,不仅是对汉室威严的公然挑衅,更是对您权威的冒犯。”

“如果主公对袁术称帝视而不见,难保天下诸侯会纷纷效仿袁术,自立称帝。”

“到时候,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必将不复存在了。”

说到此处,荀彧语气坚定,不遗余力分析道:“属下以为,当下,无疑是主公为汉室正名、讨伐袁术逆贼的绝佳时机。”

“主公应即刻上表天子,发布讨贼诏令,邀天下诸侯共讨袁术。”

“如此一来,不仅能彰显主公对汉室的忠诚,更能试探各路诸侯对汉室、对主公的拥护态度。”

“凡奉诏者,往后便是友非敌。”

“反之,则是敌非友。”

荀彧,这位始终心向大汉的肱股之臣。

他十分担心曹操为了保存实力,在讨伐袁术一事上有所保留。

他深知,若此次不能彻底挫败袁术的称帝之举。

一旦各路诸侯纷纷效仿,那汉室江山便再无光复的可能。

“嗯!”

曹操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依你之见,各路诸侯会奉诏,还是抗命不遵呢?”

见曹操已然心动,荀彧神色一振。

他稍一沉吟,继续积极进谏道:“主公勿忧,依属下揣测,天下各路诸侯表面上绝对都会奉诏。”

“毕竟,忤逆天子、违背大义,乃众矢之的。”

“然而,真正愿意出兵讨伐的,恐怕只有刘备、刘表等汉室宗亲。”

“他们向来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定会响应号召。”

“至于其他诸侯,一旦主公在与袁术的大战中占据上风。”

“那些企图趁火打劫、分一杯羹的人,定会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

荀彧虽一心劝曹操起兵,但分析局势时,依旧条理清晰、客观理性,毫无偏差。

“嗯,文若所言在理。”

曹操微笑点头,眼中满是对荀彧分析的认可。

旋即,他脸上的笑意淡去,神色凝重起来,沉声道:“袁术篡逆称帝,这讨伐是势在必行。”

“但这贼子坐拥豫、扬二州,麾下拥兵四十余万,兵力几乎是咱们的两倍。”

“该怎么排兵布阵、巧妙用兵,咱们还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荀彧脸色微变,急忙再次拱手,劝谏道:“主公,袁术兵马虽多,可据属下了解,其部文恬武嬉,城防武备松弛,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