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因此可是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呢!”
翁翊皇在平户唐人屋敷也是没少接触过荷兰人和英国人,当然听得懂西历纪年法。
面对李国助的谦逊之语,他反而竖起大拇指,赞道:
“小少爷拜按针大人为师这一步棋,走的可真是太妙了!”
“造船和火器就不说了,单是这眼界,就让许多皓首穷经的饱学之士都望尘莫及啊!”
小主,
李国助笑着摇了摇头,彻底放弃了无谓的谦逊。
无论怎么谦逊,翁翊皇总是能拍上马屁的。
于是,李国助只好长叹了一声:
“如果有办法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尽量减轻铸铁炮的重量,甚至使其比铜炮还轻。”
翁翊皇闻言,几乎是本能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啊这……怕是有些难办啊……”
李国助嘴角一勾,自信地笑道:
“事在人为,我觉得凡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结构和铸造工艺上入手。”
“咱们大明自产的火炮,若论铸造工艺,有时还在泰西人之上。”
“然而论威力,却为什么就是比不上泰西人的火炮呢?”
“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结构。”
“这方面,三浦按针老师已经给我讲透了。”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铸造工艺上进一步超越泰西人,再借鉴他们的火炮结构,”
“就一定能造出比泰西火炮威力更大,重量更轻的火炮。”
翁翊皇听的很仔细,直到确定李国助已经说完,才皱着眉道:
“可现在不管是哪里,铸炮都是用的泥膜铸造法。”
“以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这种铸炮方法已经没有多少可改进的余地了……”
“那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别的铸造方法呢?”
几乎是在翁翊皇刚说完的一瞬间,李国助就抢着说道,
“据我所知,铸造方法应该还有失蜡法、砂型铸造、铁模铸造等。”
“我们何不都尝试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