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蚕场上下

如今都已长到了一定的高度,看起来生机勃勃。

一般来说,柞蚕场不可能占据整个山坡,通常都是位于山坡的中部,也就山腰部位。

山腰通常有相对较为平坦的区域,相较于山顶和山脚,坡度适中,

放蚕的人来来回回劳作比较方便省力,便于蚕农进行日常的放养、管理以及采摘等工作。

山腰的温度相对较为稳定,既不像山顶那样温度过低,也不像山脚那样容易聚集冷空气。

柞蚕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一般来说,在柞蚕养殖区域,

山腰的温度在蚕儿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内,有利于柞蚕的生长和发育。

多数山坡的山腰排水条件较好,能够有效避免在雨季时出现积水现象。

柞蚕怕湿,积水容易导致柞蚕生病、死亡,

良好的排水条件可以为柞蚕提供一个干燥、健康的生长环境。

于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考虑改造柞蚕场的方案时,李国助把山顶和山脚也考虑进去了。

因为颜思齐选定的柞蚕场本来都是位于丘陵向阳面的伐木场,

所以在改造成柞蚕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如何处理被砍伐的树木留下的树桩。

与山腰的柞蚕场里保留下被砍伐的柞树桩不同,

为了提高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山顶和山脚的树桩,不管是柞树的,还是松树的,李国助都吩咐陈勋把它们给挖掉了。

但那些因为树龄还小,所以未被砍伐的树木,他却特意嘱咐陈勋不要动。

所以相对山腰的柞蚕场,山顶和山脚都保留下了更多的针叶树种。

在山顶,挖掉树桩以后空出的土地上,他吩咐陈勋种植药材。

在山脚,挖掉树桩以后空出的土地上,他吩咐陈勋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

除了向阳,柞蚕场同时也需要背风。

刚放到山上的小蚕宝宝身体较为脆弱,风力过大容易将其从柞树上刮落,造成蚕体损伤甚至死亡。

位于背风地带的柞蚕场可以有效阻挡强风的侵袭,为柞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生长环境。

背风地带的空气流动相对较小,能够保持柞蚕场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有利于柞蚕的生长发育。

在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风雨、寒潮等时,背风地带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对柞蚕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夏季受季风影响,而主要盛行东南风。

这就导致沿海地区位于南坡或东南坡向阳面的柞蚕场成了迎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