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声再次响起,比先前更急促了些。
张远披衣而起,心中隐隐不安。
门外站着的是客栈伙计,神色慌张:“张老爷,宫里来人,宣您即刻进宫!”
皇宫内,圣上龙颜大悦,将一份圣旨递给张远:“朕观你胸怀韬略,才智过人,却屈于商贾之列,实乃国家之憾。如今科举在即,你何不一试身手?” 张远心中一凛,这圣上还真是不按套路出牌,这算是机遇还是挑战?
他略一沉吟,便毅然接旨:“臣,领旨谢恩!”
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竟然要参加科举?
这在众人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些自诩饱读诗书的学子们更是嗤之以鼻,各种冷嘲热讽如潮水般涌来。
“一个铜臭商人也想染指科举?简直是痴人说梦!”“我看他是钱多烧得慌,想来博个名声!”“等着吧,看他怎么在考场上出丑!”
张远对这些流言蜚语充耳不闻,每日闭门苦读。
卢婉则化身贤内助,为他准备膳食、研磨添香。
她虽然不通文墨,却对张远充满信心。
“相公
科举考试当日,贡院内外人山人海。
张远一身青衫,步履从容地走进了考场。
考题一出,许多考生都傻了眼,策论题目竟然与当前的边境战事有关。
这对于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一道天堑。
但对张远而言,却正中下怀。
他凭借着对现代军事理论的理解,结合古代兵法,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自己的见解。
他的文章逻辑严密,见解独到,令阅卷官员眼前一亮。
“此子是谁?竟有如此见识!”一位老考官抚须赞叹。
“听闻是那位富甲天下的张远。”另一位考官低声说道。
老考官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趣,真是有趣……”
张远的名字,开始在考官之间悄然流传开来。
那些之前嘲笑他的人,此刻都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再也笑不出来了。
贡院外,有人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