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见刘若彤,正从车厢那头往这儿挤,赶紧闭口不说了。
“小波累吗?刘姨给你剥个鸡蛋吃。”
“对了,上户口的时候,刘姨给你取了个大名儿。你今后就叫刘煜波,好听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小波听到师父传音:“哈哈,为师也姓刘,名字挺好的。”
“挺好的,就叫刘煜波吧。刘姨,平时我还叫小波行吗?”
“那当然,你这么点儿的时候我就抱着你,一喊小波你就笑。我记得,你当时还长着两颗小牙呢……”
小波本来姓齐,后来随老支书姓了张。这次刘若彤收养了小波,理所当然得跟她姓刘了。
刘若彤本来还担心,怕小波因为名字和姓氏不高兴。
没想到这孩子天性洒脱,心满意足之下打开了话匣子。
刘若彤说了一道儿,小波则听了一路。
“不好意思,你烦了吧?”
“你别笑话我,刘姨有点儿紧张。以前,我一紧张就说不出话来。现在一紧张话就多,呵呵……”
“在北大荒这些年,让我感触很深。茫茫雪原,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土地。”
“那里地肥人情也厚!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大声说话……慢慢地,我感觉自己变得都不认识我自己了!”
“没事儿,我挺爱听的。”
“真的?那以后有机会,刘姨带你去北大荒见识见识。”
刘若彤宠溺地摸了摸小波的头。
“那真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东北的黑土地上……”
小波站在北京的街头,被眼前繁华热闹的景象惊呆了!
天安门广场是真大呀!
耸立的高楼、气派的古建筑……小波感受到,这里有一股冲天的人王贵气!
就是公交车太挤了。小波和刘若彤,差点儿被上下车的人群给冲散了。
好不容易回到了刘若彤的家,小波看路牌上写着,这里叫东四十条。
这是胡同里的一座四合院儿,庭院前后左右住着好几个人家。
青砖灰瓦石榴树,条石铺地大影壁。院子中央有个半人高的大鱼缸,房顶上站着几只鸽子……
虽然小波觉得,这个院子和刚才的皇族贵地反差极大,但这里的烟火气息更浓。
“这里,就是我以后生活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