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靖将陆通所授之练兵秘法悉心整理,编纂成帙,郑重其事地呈递于李世民之前。
李世民接过,见其内容详实,心中暗自赞叹陆通之才,亦对李靖的用心颇为满意。
“此子果然深藏不露,本以为他治政有方已属难得,未曾想在兵法上亦有如此深厚的功底。”
李世民,昔日天策上将,阅人无数,此刻对陆通所提之练兵新法大加赞赏,心中更是对这位年轻俊杰刮目相看。
“药师,你这一回可是得了个金玉良缘。便是朕,也难免生出几分艳羡之情。”
李世民搁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温和地望向李靖。
“此乃小女之幸,臣岂敢劳陛下心生羡慕。”李靖口中谦逊回应,心中却暗自思量:莫非圣上对陆通亦有垂青之意,欲将公主许配于他?
李靖心中又添了几分庆幸,幸得自家行动迅捷,李英与陆通已然结为连理。
这般情形下,便是圣上心中再有千般打算,也断不会生出将公主许配陆通之心。
至于公主屈尊为妾之事?即便公主心甘情愿,李世民亦断然不肯蒙此羞辱。
如此,陆通得以避过一场可能的纷争,李家亦可安享太平。
“既陆通有此良策,何不令其于泾阳练兵,观其成效如何?”李世民沉吟片刻,向李靖询问道。
因陆通斩杀倭国使臣之事,李世民不得已将其伯爵之位降至县男。
虽陆通表面上并无怨言,然李世民心中甚是不忍,不愿陆通因此与己心生隔阂。
故而萌生了栽培之意,欲令陆通于军中有所作为,如此一来,日后若有战事,陆通亦可借此机会立下赫赫战功,重振声威。
“陛下,此事恐有不妥。”李靖虽料定此乃李世民欲补偿陆通之举,却深知朝中大臣未必会轻易赞同。
尤其是武官们,若平白无故增设一军,他们多半不会答应。
今时今日,李靖已非兵部尚书,其位已由张亮接任。
加之大唐近来战事渐少,立军功的机会大为减少,武官们自是不会愿意让陆通涉足军中,以免削弱自身权势。
诚然,李靖亦忧虑陆通若于军中建功立业,日后封将拜侯,李家与陆家权势日隆,难免会引起圣上猜忌。
届时,两家虽风光无限,却也暗藏危机,如履薄冰,非长久之计也。
李靖于陆通安排薛礼入灭东突厥之战,已察陆通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