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会之庄重肃穆,晨光微露,透过朱红宫墙,金辉点点,如织锦般铺展于殿前。
李靖身披华服,衣袂飘扬,步履沉稳,缓步入殿。
其人魁梧英挺,面若精钢,双眸深邃,饱含沙场百战之余的智谋与威势,令人望而生敬。
当李世民于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言辞铿锵,掷地有声地宣布李靖为主帅,领兵征讨吐谷浑之时,朝堂上下竟鲜有人敢出言异议。
李靖于军中之声望,犹如日中之天,光芒万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治军严整,恩威并施,爱兵如子,每逢战鼓雷鸣,必身先士卒,亲冒矢石。
回溯往昔,身为三军统帅,他曾屡建奇功,历经烽火连天的灭国之战,无论是在金戈铁马的血色战场,还是在运筹帷幄的智谋较量,皆显赫非凡,英勇无匹。
如此赫赫战功,令朝野上下无不倾心折服,愿遵其号令,共赴国难。
侯君集心中虽有不甘,然对李靖却心存敬佩。
忆往昔,李靖曾指点他兵法数则,寥寥数语间,便让他茅塞顿开,获益良多。
那份高深莫测的军事智慧,令侯君集由衷钦佩,即便心有千般不愿,亦不得不承认李靖之才,实非己所能及。
李靖身居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之位,统帅此次征伐之师。
侯君集则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位居李靖麾下,共谋军机。
李道宗领鄯善道行军总管之职,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而李道彦则掌赤水道行军总管之责。
薛万均奉命为沃沮道行军副总管,随李靖北上,共赴战阵。
高甑生受命为盐泽道行军总管,执失思力与契芘何力亦随大军出征。
月轮轻转,光阴似箭,瞬息间已是一月之期。
在这段绵长的时光里,军中的粮草辎重悉数备齐,无一疏漏。
那堆积如小丘的粮秣,散发着淡淡稻香;精铁打造的辎重器械,在日光照射之下,泛出冷峻的光辉。
旌旗随风猎猎作响,战鼓之声震耳欲聋,数十万大军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浩荡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