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南北进军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105 字 6天前

“既然是李靖挂帅出征,大唐此举显然是意在讨伐我吐谷浑。如今之计,唯有暂且保存实力,静候时机,徐图后举。”慕容伏允长叹一声,言语间流露出一丝英雄迟暮的哀伤,仿佛连周身的气韵都染上了几分落寞。

吐谷浑诸将闻言皆默然无语,天柱王等将领仍在各地与唐军殊死搏斗,而他们却只能随同慕容伏允辗转流离,心中难免生出几分郁结与不甘。

于库山之畔,李靖与李道宗顺利会师,二人遂聚首帐中,共商破敌之策,筹谋如何挥师前行,直捣黄龙。

“今慕容伏允兵败,遁入大非川,彼处地势险峻,气象严苛,我军颇难适应。众位将军,以为此时当如何行止?”李靖言罢,目光缓缓扫过李道宗、侯君集等一干将领,静候佳音。

“大非川地势诡谲多变,加之慕容伏允沿途焚烧草场,显是欲断我军粮草之源。若我军轻举妄动,深入追击,恐后力不济,难以持久。

依吾之见,不如先稳住吐谷浑境内余部,不必急于追剿慕容伏允,以图长远之计。”

李道宗虑及前路艰险,以为固守现有胜果,更为稳妥。

“不可也,慕容伏允此人多变难测,今吐谷浑精锐尽随其出,若不趁此良机穷追猛打,一旦让他们喘息重振,必将遗患无穷。”侯君集直言己意,主张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李靖听罢二人的论点,心中权衡再三,终觉慕容伏允一贯行径卑劣,若予其苟延残喘之机,将来恐再令大唐边陲蒙受祸患。

细思量长远之计,唯有彻底消除隐患,方能确保边疆安宁,治乱之本在于此矣。

“如此便分兵两路,南北并进。北路由任城王统领,荡平吐谷浑各处余孽,直驱西方,阻断慕容伏允西遁西域之路。”李靖目光深邃,徐徐对李道宗言道。

“末将遵命!”李道宗闻言拱手应诺,虽其行事素来谨慎有加,却非因缺乏远见卓识。他心中自有筹谋,只是更倾向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南路则由本帅亲率,薛万均、薛万彻二位任先锋,潞国公则需劳烦扫清沿途残敌。”李靖言罢,目光依次扫过侯君集与薛氏兄弟。

“末将等遵命!”侯君集与薛万均、薛万彻三人齐声应诺,声音铿锵有力,回荡于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