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泾阳县的每一任县令皆是有德有才之辈,不论是之前的陈忠、马周,亦或是如今的王玄策,皆为治世之能臣。也不知泾阳侯的眼睛究竟是如何长的,总能于民间发掘出这般人才。”房玄龄亦是不禁感叹道。
“此乃好事,能臣贤臣增多,咱们亦可更为轻松一些,后继有人总归比青黄不接要好得多。”杜如晦爽朗笑道。
“泾阳县的施政方针着实极具远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这才短短过了几年,泾阳县竟已能够在人才方面自给自足了,甚至上次科举外派出去的泾阳学子们皆已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房玄龄轻抚胡须,由衷赞叹。
泾阳县已然打破了以往士族长久把持知识的垄断地位,如今广开民智,可谓人才济济。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深知教育之重要性,然而泾阳县不比整个大唐,士族仍旧是推行教育、广纳人才之路上最大的阻碍。
房玄龄和杜如晦亦是士族出身,草莽之人想要土鸡变凤凰,实乃极其困难之事,万中无一。将其当做激励之目标尚可,但绝不能将其视作常识。
房杜二人着实算是无私为公矣,即便自身出身士族,却也一直在为天下百姓劳心劳力。
这亦是李世民为何如此信任二人的缘由所在,房谋杜断,犹如左膀右臂,正是如此。
“泾阳侯正在为陛下开辟道路,我们断不能袖手旁观。如今有诸多世家官员纷纷上奏弹劾太子殿下,言称太子殿下在夏州建设兵团动用武力镇压,毫无仁德之心。”房玄龄与杜如晦聊起了夏州建设兵团之事。
“此事不必着急,陛下想必早就知晓了。也正好借此瞧瞧太子殿下的应变之能,权当是为日后做铺垫,早一些看清这朝局也好。”杜如晦收起先前的轻松神态,目光微微凛然而起。
陆通在收到李承乾对侯君集骑墙当墙头草这般做派的抱怨之后,心中便已然知晓,李承乾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并非世家,而是侯君集。
侯君集此人恃宠而骄,说其目中无人亦不为过。但凡得势,必然骄纵跋扈,不可一世。
夏州建设兵团的土改于陆通后面的布局而言极其重要,陆通断不想被侯君集给搅乱破坏了。
于是,陆通毅然前往长安城,求谒李世民。
御书房内,李世民与陆通二人相对而坐,共品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