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北境都护府帮扶政策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146 字 6天前

然倘若大唐之实力,尚不足以碾压敌手,那此般谈判之事,便免不了借助一些局部之战事,以促使谈判之结果倾向于己。

想那风云变幻之局势,强弱消长无常,若欲于谈判中占得优势,有时不得不以武力示威,令对方心生忌惮,从而在权衡利弊之下,做出利于我方之抉择。

只是战事一开,生死难料,胜负未卜,实乃无奈之举。

虽说薛延陀因出兵威慑高句丽此一事,获了不少谈判之筹码。

但总体而言,仍需依着大唐所提出之规划来进行磋商。

毕竟,唯有大唐赐予之物,他们方可获取,大唐不予之利,他们亦无能力强夺。

此乃实力之彰显。

大唐国威浩荡,雄踞一方,其强盛之势如日中天,令诸邦敬畏。

薛延陀纵有微末筹码,在大唐之巍峨面前,亦不过沧海一粟,难撼大局。

这般态势,尽显大唐之雄浑实力,霸主之尊无可撼动。

至于北境都护府与夏州建设兵团的商贸往还一事,乃是由陆通修书予马周,而后由马周呈之于尉迟恭的。

那书信辗转传递,承载着关乎两地商贸之重要筹谋,亦牵动着众人关切之心。

马周秉持公正,将此议郑重呈交尉迟恭,以待共商良策,谋定而后动。

如今之夏州建设兵团正值百废待兴之态,其经济根基甚为薄弱。

然北境都护府却已发展数载,基础产业渐已成型,尤为煤矿与棉花二者,皆已步入正轨。

观那夏州之地,处处亟待兴革,民生多艰,经济重振之路漫漫。

而北境都护府这边,煤矿开采有序,煤炭源源不断;棉花种植繁茂,棉絮洁白如雪。

产业兴盛之象,令人称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