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陆通常言“落后就要挨打”,此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遥想大唐国力鼎盛之时,四方宾服,万邦来朝,那是何等的荣耀与辉煌。
诸邦之所以纷纷前来朝拜,归根结底,不过是因大唐国力强盛,武力威慑与文化魅力并存,令其心生敬畏、倾慕。
倘若大唐一旦陷入羸弱之境,恰似肥美的羔羊暴露于荒野,必然会引得群狼环伺,届时,各邦岂会再念及往日情谊,怕是会如饿狼般蜂拥而上,肆意宰割,以谋得自身之利。
由此可见,那些主张一味对外邦行仁义之举的言论,实乃“何不食肉糜”般的迂腐之见。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间,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能掌控局势。
无论是秉持以道德感化、怀柔四方的王道,还是凭借强大武力、威慑诸邦的霸道,皆能由自己说了算。
如此,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天下局势中,稳坐钓鱼台,护佑大唐千秋万代,昌盛不衰。
于这纷繁复杂的世间,手中握有利刃,却择机而不用,与根本无刀可恃,实乃天壤之别。
前者恰似那巍峨高山,虽静谧无言,却因雄厚底蕴与磅礴气势,令万物敬畏。
手中之刀,乃是实力的彰显,是震慑宵小的依仗。
即便平日里未曾显露锋芒,但其潜在的威慑力,亦如暗潮涌动,让心怀不轨者不敢轻举妄动。
此乃一种居高临下的从容,是胸有成竹的淡定,是深知自身底蕴,故而能在风云变幻之际,稳如泰山,以静制动。
而后者,犹如无根之萍,漂泊无依,面对世间的纷争与险恶,唯有瑟瑟发抖、任人宰割的份。
无刀可用,意味着缺失了最基本的自卫能力,在强者环伺的环境中,宛如待宰羔羊,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