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盖棺定论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250 字 5天前

朝堂中的世家官员眼见自家派系的官员被押送回京,大祸临头,顿时慌了神。

他们匆忙聚集商议,而后纷纷提笔上奏,急切地为那些犯下过错的官员求情。

在奏疏中,他们言辞恳切,反复强调这些官员虽在执行留学生管控政策时有所不当,犯下过错,然罪不至死。

他们试图以各种理由为其开脱,诸如“初犯无知”“一时疏忽”之类的说辞,充斥于奏章之中,期望能打动李世民,从轻发落。

当李世民毅然决然地决定将这些阻挠政令推行的官员问斩时,世家官员们皆惊得瞠目结舌。

他们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李世民此次竟如此决绝。

在他们的印象中,李世民向来以仁爱治国,爱惜民生,宽厚大度,对待臣子多有包容。

如今,面对这一严厉的惩处决定,世家官员们不禁暗自思忖:“这李世民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嗜杀?还是那个心怀天下、对百姓和臣子关怀备至的李世民吗?”

他们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同时也隐隐感到一丝恐惧,生怕这股严厉的风气,下一次就会波及到自己身上。

然而,他们却未曾想过,自己为私利阻碍政令推行的行为,对大唐的根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危害。

在庄严肃穆的朝堂朝会之上,气氛凝重如铅。

李世民目光沉稳地投向御史大夫魏征,满朝文武的目光也随之汇聚。

李世民神色平静,却隐隐透着一丝威严,开口问道:“魏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朕是否应该饶恕这些人,以彰显朕的仁德和宽宏大量?”

李世民深知魏征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其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

此刻询问于他,既是对魏征的信任,也是期望能听到一番客观公正的论断,为这棘手之事的处置寻得一个妥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