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不一样的武举

算完账之后,赵树清也不再去细想了。

她回想着县城里的商贩情况,看看以后有什么合适的买卖可以做?

想着想着,突然间她就想到了刚才看到的武行和镖局,于是问赵大河道:

“大伯,刚才我在城里看到好几家镖局和武行,这里很盛行练武吗?”

赵大河想都没想就说道:“自然是的,这几年武举之风盛行,很多人想走武举入仕,学武练武的就多了,武行自然也就多了。”

武举?

赵树清有点疑惑,不都是科举备受人们的尊崇吗?

“那科举呢?”赵树清问道。

“科举自然也考,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吃香,难度也提高了不少。

自从七年之前,新皇推举新政,重武轻文。

像以前科举的秀才还可领月银,举人可当知县,但现在都不行了。

现在的秀才就是一个读书人,举人倒是有月银,但也不能当官,只有考进了贡士和进士才可授予官职。

而武举不仅沿用以前的方式,各个身份的待遇也没有变,甚至还开辟了一条新的选拔方式。以前武举要求考生要识字,现在不识字也行,设有专门的不识字的考核方式。

考上了也可以当官,但当不了大官。要是以后能识了字,还不需要重新考核,直接在原来的基础上擢升。

这种考核要求低,与科举想比也更容易的机会,自然让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那些武行看到了其中的有利可图,自然便会到处开设分行了。

以前我小的时候,县里也才两家武行,现在恐怕都有十几二十家了。”

赵树清听了心里震惊不已!这个世界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武举居然被重视到这种程度,这岂不是只要有一身武艺即可当官?

即使是前期不识字,当上了官有了俸禄,自然就有条件学了,而且还不需要重新考。

难怪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这改革的武举比科举容易太多了。

“那武举制度不变,岂不是武秀才要比文秀才身份尊贵一些?”赵树清问道。

“那是自然,在同一官衔品级上,文官见到武官都是要弯腰作揖的。”

赵树清一听就感觉有点离谱了。

这么明显的差别,自然从上到下都是如此。那么朝堂之上必然是武将压制文官。

这种考核制度是机会,不也是危险的信号?

一个武将主导的庙堂,恐怕将会很不安生啊!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让武将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