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火器制造革新计划

借着此事,可以尝试一下以钱代役的改革。如果实行的好,将来革除工匠轮班制度也是说不准的。

太子同意,“好,杨先生代拟奏章吧,向皇上请示。”

太子自从上次挨批后,行事已经十分小心,像这种一下子两个省匠籍的大动作,没有朱棣的首肯,太子是决计不敢做的。

朱棣对此事倒也十分上心,很快予以批复发还南京。

批示如下:俺妹婿知道要革新弊政,那意思甚好。但太子恁是作甚吃的,一下与他一两个省,当家怎当得越来越回去哩。休道天下太平无事,恁便懒惰了。恁东宫的辅臣每好生勾当着,每日里教好太子,多读些书,做事俭省着些。妹婿作那狮子大开口,拿俺圣旨与他看了,拨一百住坐匠与他,命他半年之内,立功劳出来。待俺回京看了,有功便赏他,无功便拿法度治他,与恁东宫诸曹一并治了。钦此。

太子果然差杨士奇把批复的奏章拿给赵辉看。

赵辉看了后,差点哭了,本想着为大明朝干点实事的,没想到还没开始干活,已经被朱棣判了一个缓刑。

要是折腾了一番没有立下功劳,还得被治罪。

老朱家可真是压榨牛马的好手。

计划中革新没搞成,朱老四只拨了一百住坐工匠来给赵辉当牛马,但是住坐匠一个月只干十天活,你要让人家干一个月,那必须得支付加班工资吧?

那火器厂账面上是一文钱都没有,怎么付加班费?

赵辉想得头都大了。

还是太子从自己的私房钱中,拿了一百两银子给了赵辉,总算是有了启动资金。

朱棣可能很快就要从燕京班师回朝了,现在启动资金约等于没有,技术人才似乎也是零蛋,眼下如何又快又好的做出一些成绩来是关键。

这个时代明军使用的火铳——也就是火门枪其实还是比较原始的。

虽然比起洪武年间的火门枪有了略微的改进,比如药室加厚了,炸膛的几率减少了,但是火门枪的操作不便、命中率感人的缺点还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