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冒死进谏

第二天,兵部传来塘报,交趾又出事了。陈军残部陈月湖又作乱,攻打府县,声势闹得很大。布政使黄福向中枢求援,请求再次派兵平叛。

赵辉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昨日张辅来找自己,原来是在提前铺路。

果然到了下午,有中官前来宣诏,朱棣召他面见。

到了乾清宫,朱棣先问道:“让恁去燕京的,怎么还没动身呐?”

赵辉只好解释,最近实在太忙,左军都督府辖下的在京(指南京)卫所,有三四个卫都要按计划北移。一个卫5600人,算上家眷,就有两三万人。大规模移民这种事情,放在21世纪都是大动作,放古代那可真是要忙死人的。

朱棣面色冷峻,没再追究此事。却又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昨天英国公是不是找恁了?”

赵辉当时冷汗就下来了,果然锦衣卫无孔不入,这么快朱棣就知道了。

赵辉只好老实道:“正是,国公想镇守交趾,想请我当说客。”

朱棣露出一抹笑容:“那你答应了么?”

赵辉不敢有所隐瞒,答道:“臣……答应了。”

朱棣的笑容缓缓收起,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赵辉低着头却依然能感受到朱棣的目光在他脑袋上徘徊,仿佛就要用目光杀死人。

朱棣把身躯靠到龙椅的椅背上,冷冷道:“那行,那恁就说说吧,朕倒要看看恁是如何当得这个说客的。”

“臣私以为,交趾民心不向我,因此叛乱此起彼伏。事平则撤兵,事起又调兵,将士疲于奔命。若有一重臣率兵永镇,则可以免去一弊。”

朱棣冷哼一声:“嗯,算是一个理由。还有吗?”

赵辉这时已不再紧张,侃侃而谈:“臣在交趾时,我官军军纪败坏,烧杀抢掠,将帅不能制。若能有重臣永镇,士卒在当地屯田定居,则黎庶可安。”

如果使士卒在当地定居下来,与交趾百姓混居,加上有重臣弹压,军纪一定能改善。

朱棣闻言冷笑:“纸上谈兵。”

赵辉此时也豁出去了,高声道:“陛下收复安南,是为大明所收?还是为华夏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