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燕京,朱棣集中了三十万军队和工匠进行施工。

一部分军队是从地方卫所调来的,名为进京操练,实则是进城当牛马来了。这部分军队分为春秋两班,故名为班军。

班军主要来源于燕京周边的山西、河南、山东、大宁等地,从地方上到燕京去当牛马,官方称作“番上”,士卒们则习惯称作“上班”。上班上班,就是这么来的。(猫头按,也有去边境上班的,称作边班)

比较操蛋的是,在这个上班的路上,各个士卒的口粮、盘缠都得自筹。你想从地方到燕京,翻山越岭,要跨过好几个省,那时候没有飞机没有高铁,哪怕有马,路途之艰辛也可想而知。

加上卫所兵家里被军官盘剥,生活日渐困苦,还得供应去上班的班军盘缠口粮,更是艰难。有的人家为了去上班,只能卖地卖房,甚至卖儿卖女,才能凑够去上班的路费。

所以说,上班如上坟并不是现代牛马的专属,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明军视上班为最苦,很多人在路上就逃跑了,或者没吃的就去抢劫百姓,军纪很差。

更要命的是,这个班还真的非上不可。不然就要治罪,发配或是杀头。

柳溥作为班军的一个指挥使,麾下五千多名班军,统统都是干苦活的,班军从早忙到晚,一天也不得休息,每天都有累死的人,士卒们怨气很大。

柳溥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士卒们哗变。

这日,柳溥正在西安门坐镇,他手底下的班军则都在西苑干活,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将泥土一点点挖走,然后运到万岁山堆起来(就是崇祯上吊的那个)。

挖掘出来的大坑就是南海。元大都时有北海与中海,现在士卒们在开挖的是南海,组合起来就是太液池。(把中海和南海组合起来就是那个大佬们办公的那个XX海)

挖土别看似乎挺简单的,但其实十分费力,士卒们累得不行,却又一刻不得休息。

士卒正在劳作时,忽然听得东北面万岁山方向人声越来越嘈杂。

有负责运输土料的士卒回来嚷道:“不好了不好了,万岁山北面建宫门的工匠造反了。”

说是造反,其实就是闹事,起因是工部把要求完成的工期又提前了半个月。来自交趾的工匠在工匠中挑唆,其余工匠本就怨气盈天,大家纷纷把手中的家伙事扔在地上,高喊:“不干了不干了,歇工!歇工!”

闹事的工匠越来越多,足有上千人,以至于整个玄武门的工程都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