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在重围中奋力搏杀,忽然感觉左面压力顿减,这才发现是彭震带兵杀了过来。
此时他再也支撑不住,缓缓软倒,用长枪支在地上这才勉强站着。
“大户侯!保护大户侯!”是亲兵在呼喊着、拼命保护胡俊,避免被倭寇近身。
终于,倭寇见事不可为,如潮水般退走。
彭震也暗道一声侥幸,意思一下追杀了一阵就退了回来。
只因倭寇极善于使诈,又长于操舟,一击不成,即行撤退,然后再伺机进犯,攻明军薄弱之处。
它们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明军调集了大部队来,它们又跑到别处去肆虐,令明军十分头疼。
朱元璋时期起,沿海五省就设立了几十万的备倭军,由此可见倭寇之可恨。
彭震将胡俊救回城中救治,这才发现他的铁裙甲不知何时已经被刺穿,大腿上被刺了个对穿,露出个大大的口子,鲜血淌下来把他的靴子都已经浸透了。
(猫头按,铁裙甲在裤裆处是没有甲胄的,靠上身的胸甲垂下来挡住一部分大腿)
等到抬回城中,唤来郎中救治时,胡俊已经不省人事。
最后终归是无力回天,光荣殉国。
此战,明军伤亡三百余人,阵斩二百余,俘获倭十七人,皆送南京。
倭寇在金山卫一带烧杀抢掠了一阵,掳得百姓五百余人,退往海上消失不见。
“这是国耻!国耻!”赵辉在兵部拍着茶几道。
堂堂大明,能派出上万人堪比航母编队的远洋舰队,竟然会被几千倭寇杀到内陆上,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不过在兵部议事的其余诸位大人就没什么感触了,他们已经见怪不怪。
兵部尚书方宾幽幽道:“都尉,小心着些,拍坏了桌子,可得花朝廷的钱再买。”
有人道:“皇上已经下敕令,沿海各卫会同守御,应当不再会出什么大事。”
赵辉怒道:“那被掳走的百姓呢?被屠杀的我国子民呢?”
又接着道:“我们的水师呢?就这么忍气吞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