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国立京师大铁厂。
从官道上驶来一辆辆的驴车、骡车,载着一车车的货物进入厂内。
有铁矿石、木头、木柴、木炭、稻草、污泥等诸多原料。
铁矿石大多从山西运来,仅山西一地,就有二十六个县发现了铁矿,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
厂区内,是新建成的两座大鉴炉,大鉴炉高一丈二尺(大约四米),前面宽二尺五寸,后面宽二尺七寸,左右宽一尺六寸。(史料所载就是这样,非正圆柱形)
炉子全身用石砌成,内壁用牛头石,用简千石砌成炉门。
边上还有一座大鉴炉正在建造中,几十名工匠正将运来的巨木埋在地上,用土压实了,然后在巨木围成的围栏中填入牛头石。
接着有二十余名工匠将运来的盐泥,糊在牛头石上,一个月后,等盐泥风干透了,炉子就造好了。
不远处,上百名民夫正在用锤子敲打着铁矿石,这些运来的铁矿石,大的有盘子那么大,小的有拳头大小,敲碎成砂状,自有民夫推着小车将他们运走。
大鉴炉前,有六人在推拉着鼓风机,有两人待命负责铲铁砂进炉。
这炉子两个时辰出一坨铁水,铁水从炉子腰部的孔隙中流出,引入边上的方塘中。有四个工匠负责用柳棍在方塘之上炒铁,其中一个人负责撒污泥面。
什么是污泥面呢?
在厂区靠近河边的一侧,有个大泥坑,里面堆满了从厂外运来的污潮泥,工人们在把泥坑中的污潮泥一瓢一瓢的舀起来,倒在边上的空地上晒干。晒干后用筛子筛,筛成如细面一般,所以叫做污泥面。
污泥面作用是溶剂,通过搅拌来实现氧化处理,使得生铁炒成熟铁。
这样一个大鉴炉,一次可以容纳铁砂两千六百多斤,一天一夜可以出铁七百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铁炉。
赵辉在厂区内行走,眼前尽是一片忙忙碌碌的样子,工匠们也不认识他,只是见他衣着光鲜,估计是哪里的官,但大家都忙于工作,没人理睬赵辉这个“小官”。
赵辉也乐得自在,带着长随铁阁四处看看听听,感受一下这大明朝的大型工厂。
看完京师大铁厂,赵辉颇为高兴,千里之行,总算是往前迈进了一步。
铁阁谄笑道:“爷,刚刚打仗回来没多久,就要忙这些,可不要累坏了,我带您去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