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懋、金忠过了七八天也相继回营,并没有发现阿鲁台,粮食都要吃完了,这才回来覆命。
朱棣的心是哇凉哇凉的,无奈只好宣布撤兵。
不撤其实也没办法了,金幼孜给朱棣估算了下,就算现在往回撤,粮草都有可能要接济不上了。
大明朝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江南,京师要远征,必须千里转运,三年来三次远征,每次人马几十万(正兵加民夫全算上),再强的国力这么折腾也遭不住。
回师途中,中军召开军议。
诸将纷纷嚷嚷:“军中即将断粮,户部督运的粮草运上来了没有?”
有的道:“我部只有十日余粮了。”
有的忿忿道:“十日还算少?我麾下只有六日粮了。”
督帅柳升怒道:“肃静,肃静,别吵吵了。怕什么,我们是跟着皇上来亲征的,还怕少了你们一口吃的?”
诸将这才安静下来,想想似乎有道理,毕竟是御驾亲征,缺粮只是暂时的,太子应该很快就会把粮草送上来。
安顺伯薛贵大咧咧道:“以往军议,陛下都在,怎么这几次都不见陛下主持军议?”
薛贵是当年追随朱棣靖难的蒙古族士兵,屡次救朱棣于险境,积功封伯爵,所以说话都颇有些傲气,无所顾忌。
柳升没好气道:“都班师了,还有啥好议的,大家各自严守警备便是,这些小事还用得着陛下来管吗?”
柳升虽然搪塞了过去,其实他也察觉出了异样。以往朱棣在行军时,有时候会把他和张辅他们叫过去,或是赐点打来的野味,或是一起登高野望,交流一下行军战阵之事。
近日颇有些反常,虽然时不时赐点东西来,却不再召诸将至御前。
开完会,柳升把张辅、朱勇留下。
柳升问张辅:“御前没有什么异常吧?”
张辅瞎编个谎话道:“能有什么异常,陛下没能捉到阿鲁台,有些意兴阑珊罢了。”
朱勇意味深长地一笑:“张世叔,你要知道什么跟我们知会一声,可别坑我们啊。”
张辅和朱勇他爹朱能是同辈人,比朱能小五岁,因此朱勇一直把张辅叫作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