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高煦一想,又害怕道:“万一我父皇未死,那可万事休矣。”
朱恒心中暗暗鄙夷,但又不好说明说,只道:“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朱恒心说本来就是造反,我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跟了你,赢了光宗耀祖,输了抄家灭族,不过这汉王看着好像不太像是明主的样子啊。
“殿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等太子一登基,什么都完了。”
朱高煦不听,毕竟他还是很怕他爹的。老三的惨痛教训在前,他必须等到老爹真的死了,才敢造反。
“殿下可派人潜入北征军中,刺探消息,也可同时联络旧人。”朱恒又提了个建议。
朱高煦同意。
北征军中。
朱棣靠在软垫上,无力的耷拉着脑袋。
内侍马云正在服侍他吃药。(真的叫马云,猫头查过史书的,参见《明史纪事本末》、《北征记》)
“朕还没有扫平漠北,却已经连吃饭喝药都要人喂了。”朱棣哀叹道,一侧的身体已经僵硬,无法动弹,估计是中风了。
马云微笑:“陛下勿忧,一定是北地天太寒了,冻着了,等回了京师,好好调养,定会好起来的,来年天暖和了,咱们再来打鞑子。”
朱棣苦笑了下,没有接话。
脑中却是思绪电转。
自己这身体,眼看着就不可能再打仗了,大明朝与蒙古人是天然的死对头,谁来接替他继续北伐,攻灭蒙古?
太子吗?他那身体,走路都费劲,喜静不喜动,再说他的班底,都是文臣,指望太子能子承父业、继续征讨蒙古,好像不太可能。
汉王?他倒是能打,靖难的武将们都支持他。可惜行事太跋扈了,没有明君之相。要不然……
“我本想着我把事情都干完了,子孙后代就安享富贵了。太子不会打仗不要紧,我把仗打完了,儿孙们当个守成之君就行了。”朱棣暗自神伤。
“可惜啊可惜,是上天惩罚我么?”
胡乱想了一番,脑子里乱得很,便召集来几个大臣。
朱棣靠着几案勉力坐着。
大臣们都看出来朱棣的异样,但不好明说,只能照样奏事。
杨荣先说了下军中缺粮的事情,他建议御用物资中多的,拿一部分出来分给诸营。不过这些只是小头,杯水车薪罢了。还有就是让士卒们有多余的口粮的,借给缺粮的士卒,等入了边关,粮食续上了,国库加倍补偿。
朱棣一一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