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营束伍法的齐射是一排火铳手,分奇偶数轮流开火,开完火后,将火铳传给第二排,第二排将刚刚装填好的火铳递给第一排,同时将放完的火铳交给第三排去装填。
由此可以保证放铳不断,几乎一刻也不停歇。
而赵辉这边的火器营,则是最新式的“排队枪毙式”。
这是这个时代人类世界第一次成建制的火绳枪对阵。
朱高煦这边枪声不断,但单位时间内火力密度低。
赵辉这边是隔一阵放一排铳,单位时间内火力密度高。
双方相互怼脸枪毙,打了一会,朱高煦渐渐瞧出不对劲来了。
小主,
自己这边造成对面伤亡是零零散散的,而赵辉的火铳手给自己造成的伤亡却是一排一排的。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糟糕的是,束伍法在第一次面临大规模火铳对射后,它阵列比较僵化的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当第一排火铳手中弹倒下后,第二排就得往前顶替,可是第二排此前是专门用来传枪的,突然的角色转换带来了短时间的不适应。
于是乎,几轮对射之后,朱高煦的火铳手齐射就越来越越稀稀拉拉了——因为往前顶替的第二排火铳手突然上前,需要他开火的时候,不是开火晚了,就是开火早了,要么干脆就是火没点上,反倒是把引火药给着了。
反观赵辉这边,虽然双方总体伤亡率开始是比较接近的,赵辉这边的士卒也没比汉王军的血厚防高,中弹了,该死还是得死。
可是赵辉军每一排的士卒都需要完成装填、上前、放铳这标准的三步操作,所以前排死了,后排顶上,他所做的动作仍然是不变的。
装填、上前、放铳,后退再装填,只要机械式的完成这些动作就可以了,后方源源不断补充上来人,战线上就永远可以维持稳定的火力输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量变引起质变,朱高煦这边的火器营自然而然就完全落了下风。
顿觉面上无光的朱高煦在下令砍了几个胡乱放铳的火铳手之后,火器营士气更加低落,然后,打着打着,火器营再也承受不了排队接受枪毙的恐惧,扔掉火铳,调头就跑。
赵辉笑得差点跌下马去,但随即大声命令道:“骑兵!随我冲锋!”
趁你病,要你命,赵辉一马当先,追着溃兵就杀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