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举办斗蛐蛐大赛的消息不胫而走,把朱瞻基也吸引了过来,从来都是他玩,这回破天荒的女人也玩了起来,实在是有意思。
斗蛐蛐的场地在西苑的太液池旁,大光明殿前,那里的湖边有一连廊,端的是景色秀美又遮风挡雨,实在是斗蛐蛐的好去处。
六宫的嫔妃们凑了十几只蛐蛐出来,各自捉对厮杀。
最上头坐的是皇帝与皇后,贵妃胡氏侍坐,下面是两两捉对厮杀的嫔妃们。
当然了,蛐蛐斗起来也不用嫔妃们亲自动手,自有善于侍弄蛐蛐的小太监代为操刀。
打赢了的,皇后还会赐下些簪子、钗子之类的小首饰,赢了的千恩万谢,输了的垂头丧气,跟民间的赌场是一样一样的。
最后,在那十几只中,角逐出了两只最厉害的蛐蛐。
一只名曰“三段锦”,贾似道所着的《促织经》中,还有关于这类蛐蛐的诗文,有道是“麻头青项翅销金,体白牙长六足明。更有异常腰背阔,蜀川三段锦花名。”
说的是“三段锦”腰背有力,牙长腿粗,战斗力强。
另一个名为“绣花针”,《促织经》中也有诗文道“佳名唤作绣花针,口内锥儿毒气深。嘱咐诸虫回避好,交口不慎即伤身。”
说的是它的口锥尖尖的好像是有毒一般,很容易就把别的蛐蛐给咬死。
两只都是强者,谁都不好对付。
皇后孙氏笑道:“胡妹妹,不如我们俩一人一只,挑个对手,决个胜负如何?这样决出最强的两只来,再做最后之决战,胜者就是最强的那个了,皇爷也在这儿,不如让陛下给赢了的封个蛐蛐王之类的诨号。”
朱瞻基哈哈笑道,“有趣,好,好得很,便依皇后所言。”
于是乎,皇后的“大将军”便挑中了“三段锦”为对手,两只蛐蛐一放在同一个罐子中,刚一个照面就厮打了起来。
皇后的“大将军”果然名字威风许多,战斗力也占上风,三两下就扭住了“三段锦”一顿厮咬,将“三段锦”的一条前腿给撕咬了下来。
裁判立时宣布皇后的“大将军”获胜。
孙氏脸上现出微微的笑容来,便气定神闲地看起胡贵妃的“促织王”与那“绣花针”的争斗。
哪知道两只蛐蛐放进了斗盆中,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两只蛐蛐竟然不斗,瞪了半天的眼睛,就是不打,可把两个小太监给急坏了。
他们各自将蛐蛐拿起来,放到手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拍打手腕,让蛐蛐跃起,然后又接住,以此来激发蛐蛐的斗志。
就这么折腾了一番过后,又喂了颗黄米,让蛐蛐吃饱喝足,这才放入斗盆中。
到了盆中,两只先是继续干瞪眼了一会,然后各自左右挪动身躯,作出威吓之状,接着,两条后腿一蹬,撞在了一处,然后拼命的撕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