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赵辉赞道,“不知道诸位看出来了没有,我军火铳的装填速度、放铳速度越来越快了。为什么?首先是我们的火器在不断地改进,越来越好用。其次,才是士卒使用更手熟尔。”

武将们纷纷点头,出言赞同,新式火绳枪越来越好用,比起永乐时的火门枪,简直方便了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诸位不妨胆子再大一点,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火铳可以连发,完全可以使得骑兵无法冲阵,这时候,我们官军对上鞑子,是不是胜算更大了?”

夏原吉摇头道:“虽说兵法确实有云,兵不精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但是对上鞑子们的骑兵,血肉之躯,还是有力有不逮的时候。”

赵辉驳斥道:“自开国以来,我朝火器日渐革新,”又拱手朝袍泽们,“诸位上阵杀敌,应该都能看到,火器的革新为最,可谓日新月异。将来,总有一天,火器能发展到战马也无法抵挡的时候。”

夏原吉问道:“那究竟何时?几年之后,还是几十年之后,亦或是几百年后?”

赵辉语塞,只好泄气道:“我也不知道。”总不能说等发明了机枪,草原民族就再也没有蹦跶的可能了。

现在他连燧发枪都造不出来,就更不用说马克沁机枪了。

但他还是献策道:“臣有一策,一曰剿杀,二曰教化。所谓剿杀,就是犁庭扫穴,我军现在兵甲更利,胜算更大。二是教化,不是用圣人礼仪,而是用神道来教化。”

朱瞻基这时听出来了点味道,疑惑道:“犁庭扫穴这个不消说,太祖太宗两朝都深入漠北,追亡逐北。可这用神道教化,如何着手?”

赵辉笑道:“陛下,我说一个例子,诸位便能明白了——吐蕃!”

朱瞻基和夏原吉等读过书的人顿时就明白了,只有那些武将们不理解。

赵辉笑着解释道:“吐蕃大家都知道吧,便是我大明的乌斯藏都司。我们中原是唐朝的时候,吐蕃够强大吧?能和唐军打得有来有回,也曾杀入长安,可谓盛极一时吧?”

大家纷纷点头,这点历史,不论文武,可都是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