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收之桑榆

郑和有点搞不懂,奇道:“按道理,杨阁老和您不对付啊,他的公子怎么会跟您……”

赵辉呲牙笑道:“我当驸马之前,跟杨士奇关系还不错,我跟杨稷也曾是‘同道中人’。”

郑和没理解“同道中人”的内涵,只以为他和杨稷差不多都是花花公子。

郑和也兴奋了起来:“这就好办了,有杨阁老的公子出马,江南的富商怎么也得给点面子。”

苏州,阊门外,浙江会馆。

杨稷站在会馆仪门口,笑容满面地迎接每一个到来的商人。他自幼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老爹又是内阁大佬,这种迎来送往自然是得心应手。

“王二爷,好久不见!”杨稷对王觉拱手笑道,“今日特备薄酒,多谢赏光。”

王觉是浙江大海商王家的二公子,他哥王昌在家坐镇,他王觉便帮着家里跑东跑西,迎来送往,算是个跑业务的“商务总监”。

王觉连忙还礼:“杨公子客气了,能得您相邀,实在是荣幸之至。”

会馆内,早已摆好了宴席。桌上摆满了精致的江南菜肴,还有一坛坛上好的绍兴黄酒。

戏台上,苏州最有名的昆曲班子金府班正在准备演出。

陆陆续续来了二十余位江南的富商或大家族的家主,但凡是杨稷下帖子的人家,都来了,家主只要还能动弹的,都是家主自己出席,实在不能动的,也遣自己长子来代自己参加。总之,给了杨稷最大的面子。

宴席开始,杨稷举杯道:“诸位,今日相聚,实属难得。我先敬大家一杯,愿大家精诚合作,生意兴隆!”

众人纷纷举杯,气氛热烈。

有酒当然少不了赋诗,由杨稷挑头,即兴联句,要求是一人两句诗,联不上的罚酒一杯。

杨稷起身吟道:“阊门夕照覆山塘,碧水微波映暖阳。”

下一位便到了徐家家主徐书乔,他起身想了想,接道:“虎丘塔影斜阳里,古韵悠悠入画长。”

下面便到了王觉,王觉自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左思右想,竟然一时想不出令自己满意的诗句,就在大家就要起哄让给他喝酒时,他只好心一横,续上了两句他觉着十分粗浅的诗:“绫罗飘舞岁月长,姑苏河畔忆旧光。”

众人也纷纷叫好,反正花花轿子众人抬,在座的最高功名也不过秀才,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只要能凑出两句来,都免了罚酒。

就这么轮了一圈,又轮到了王觉,这回王觉可是终于攒出了两句佳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桥横卧柳丝旁,画舫轻摇过野航。”

杨稷端起酒杯,举杯致意:“好诗!好诗!我敬二爷一杯。”

王觉哈哈一笑,毫不在意,也干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