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阴云密布的夜空下,玄冥踏着轻盈的步伐,如同穿梭于星辰之间的旅者,缓缓走向被两道黑影紧紧包围的柔弱身影。那身影正是阿罗女,她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即便面对强敌,也未曾有丝毫退缩。
“你二人是何方神圣,竟敢在此拦截阿罗姑娘的去路?”玄冥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力量,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一震。他的目光如炬,直视着前方那两位身披黑袍,面容隐匿于阴影之中的不速之客。
左右护法见突然有人介入,且对方气势非凡,不由得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疑。随即,他们缓缓拉开黑袍,露出内里的银色盔甲,其上雕刻着繁复的符文,闪烁着淡淡的蓝光,那是禹神赐予他们的神圣标志。“我等乃禹神座下左右护法,奉神谕前来,誓要将这妖女阿罗女捉拿归案,以正天道。”左护法的话语冰冷而坚决,右护法则紧握手中闪烁着寒光的法器,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听闻此言,玄冥心中微微一动。原来,这位看似柔弱无骨、眼中却藏着坚韧与智慧的女子,竟是那传说中的阿罗女——一个在地界流传着无数神秘故事,被赞颂为拥有改变命运之力,却又因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被天界视为妖女的存在。玄冥虽身为天界上神,超脱凡尘,但对于阿罗女的传奇,却也多有耳闻,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与同情。
望着阿罗那双清澈却又不失倔强的眼睛,玄冥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他深知,一旦阿罗女落入禹神之手,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囚禁与审判。而他,玄冥,一个向来遵循天命、不问世事的上神,竟在这一刻,决定要违背常规,伸出援手,救她于水火之中。
“禹神座下又如何?若她无罪,何须捉拿?若她有罪,也应由天界律法裁决,而非私自行动。”玄冥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高大,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为阿罗女撑起了一片庇护的天空。
要知道,十二祖巫,作为上古神只中的至强者,他们的每一个名字都足以令万灵震颤。其中,玄冥祖巫,以其深不可测的水之奥义与幽冥之力,与道家至高无上的三清并肩而立,其威严与实力,即便是九天之上的星辰亦要为之黯淡。
禹神,这位以治水闻名于世,拯救无数生灵于洪灾之中的伟大神只,虽拥有改天换地的神通,但在玄冥面前,却仿佛孩童面对浩瀚汪洋,渺小且无力。
此时,玄冥周身环绕着淡淡的黑雾,双眸如深渊般深邃,冷冽的气息仿佛能冻结时空。禹神的左右护法,两位同样身怀绝技的神只,面对此情此景,心中不禁生出莫名的寒意。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微妙的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对玄冥实力的敬畏,也有对禹神此举的不解与无奈。
“哼,禹神虽有大德于世间,但今日之举,实属不智。”左护法低声沉吟,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右护法则轻轻摇头,眼神复杂:“我等虽忠心耿耿,却也无法违抗玄冥大人的意志,更别提与之交手了。”言罢,两人相视苦笑,深知在这等存在面前,任何反抗都是徒劳。
于是,这两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护法,此刻却如同丧家之犬,不敢有丝毫停留,脚步匆匆,灰溜溜地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心中满是对即将到来的责罚的恐惧与不安。他们的背影在月光的余晖下拉长,显得格外落寞,仿佛是在为这场未发生的较量提前画上了一个不光彩的句号。
此时,阿罗女的心跳如鼓点般急促,在胸腔内猛烈撞击,仿佛要挣脱这束缚着自由的枷锁。当那两个如狼似虎的追兵终于在视线中消失,化作远处一抹模糊的尘埃,她紧绷的神经才缓缓放松,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抬头望向身旁的玄冥大神,他的面容冷漠而深邃,宛如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既神秘又引人遐想。
玄冥大神,这个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为她驱散阴霾的英雄,此刻却仿佛完成了使命般,没有片刻停留,甚至没有给她一句多余的话语,便毅然决然地转身,踏上了另一条未知的道路。他的步伐坚定而从容,每一步都似乎在向这个世界宣告着某种不可动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