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生活十分贫困的年代,这本书的问世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无数老百姓带来了生的希望。
它培养出了一大批赤脚医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拯救了成千上万条性命。
这本书通俗易懂,即便是没有太多医学基础的人也能轻松入门,因此深受当时赤脚医生们的珍视。
在这个时代,医疗保障制度并不健全,许多农民根本看不起病,一旦生病,大多只能硬扛着。
对于普通农村百姓来说,能填饱肚子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毫不夸张地说,在后世看似微不足道的感冒,在当时都有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张速的内心十分纠结,他原本想着穿越到这个时代,就舒舒服服地躺平,享受人生,不想再操心劳神去做什么事情。
但这本手册实在是太有用了,能拯救不少人的生命。
思来想去,他决定在闲暇之时,把手册里的内容默写出来,找个合适的机会传播出去,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
张速收回思绪,煮了两个荷包蛋,吃完后一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哼着小曲,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轧钢厂上班。
上午的医务室格外清闲,没什么病人。
一上午就来了两个人看病,一个是闹肚子的钳工,另一个是得了小感冒的车工。
这种常见的头疼脑热的小病,张速也不用亲自出手,只是简单地交代丁秋楠给病人包了点药,就把问题解决了。
张速端着茶杯,坐在椅子上,脑子里正琢磨着找点什么事情来打发时间。
这时,李主任推开门走了进来,对他说道:“张速啊,晚上下班先别急着走,厂里有个重要的接待任务。”
“接待?怎么会找到我头上呢?”张速满脸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有一位大领导要来厂里指导工作,我跟他提起了你在厂医务室给工人做截肢手术的事情,大领导对你的医术赞不绝口,特别想见见你。”李主任笑着解释道,“你上次给贾东旭的儿子做的截肢手术,在厂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现在你可是咱们厂的骄傲啊!你以后好好干,前途无量啊!”李主任看着张速,眼神中透露出欣赏与拉拢之意。
他一直觊觎杨厂长的位置,自然想把张速这样有能力的人拉拢到自己身边。
张速自然看出了李主任的心思,他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正打算拒绝,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大领导,会不会就是原剧中的那位呢?如果真是他,那倒确实有必要去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