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芳芳主动承担起了组织村里妇女做竹筐和布鞋的任务。她挨家挨户地去和村里的妇女们商量,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她们。
村里的妇女们听了都很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在芳芳的组织下,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编竹筐,有的负责做布鞋,有的负责绣花。
随着产量的增加,我们终于准备好了足够的货物运往县城。那天,村里的牛车装满了竹筐和布鞋,缓缓地向县城驶去。
芳芳坐在牛车上,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她对大强说:“大强叔,我相信这次我们一定能赚很多钱。”
大强笑着说:“芳芳,希望如此啊。”
到了县城,我们找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摆起了摊。县城里的人果然比镇上的人更多,而且对我们的竹筐和布鞋也很感兴趣。
“这些竹筐看起来很结实啊,怎么卖的?”一个大叔问道。
大强说:“大叔,这个竹筐两块钱一个。”
大叔说:“行,给我拿两个。”
就这样,我们的货物在县城里卖得非常顺利。芳芳在县城里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商机。
她看到县城里有很多人喜欢一些新颖的小饰品,就对我说:“婶子,我们可以在竹筐或者布鞋上加上一些小饰品,这样会更受欢迎的。”
我觉得芳芳的想法很好,说:“芳芳,你这个想法很新颖,我们回去可以试试。”
在县城里卖完货物后,我们收获颇丰。回到家后,我们按照之前的约定给村里的妇女们发了工钱。村里的妇女们都很高兴,纷纷感谢我们。
芳芳的分担让我们家的副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不仅在生产上分担了很多工作,还在销售和创新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然而,随着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村里有个叫李二嫂的女人,看到我们家赚了钱,心里很不平衡。
有一天,她在村里到处散播谣言,说芳芳在我们家不安好心,说芳芳是为了贪图我们家的钱才留下来的。
芳芳听到这些谣言后,很伤心。她跑到我面前说:“婶子,我没有,我真的只是想帮忙。”
我安慰她说:“芳芳,你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我们都知道你的为人,你是个好姑娘。”
为了证明芳芳的清白,我和大强决定在村里公开表扬芳芳的贡献,还把芳芳的工钱提高了一些。
我在村里说:“各位乡亲们,芳芳到我们家以来,做了很多事,她分担了我们家很多的工作,是我们家的恩人。那些谣言都是无中生有,希望大家不要相信。”
村民们看到我们这么信任芳芳,也都不再相信李二嫂的谣言了。
经过这件事,芳芳更加坚定了要留在我们家的决心。她继续努力地工作着,和我们一起为这个家的未来努力奋斗。
在这个八零年代,芳芳的分担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们这个家庭,让我们这个家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更带来了希望和创新的活力,使我们这个家庭副业不断发展壮大,向着更好的生活稳步迈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家的副业种类也逐渐增加。芳芳提出可以尝试做一些手工编织的草帽,因为夏天快到了,草帽在市场上应该会有需求。
于是,我们开始收集制作草帽于是,我们开始收集制作草帽的材料。芳芳带着强子、虎子和冬冬在村子附近的田埂上寻找合适的麦秸。麦秸在阳光下闪着金黄的光,孩子们像寻找宝藏一样,仔细地挑选着又长又坚韧的麦秸。
“强子,你看这根麦秸多好啊。”芳芳拿着一根麦秸对强子说。
强子笑着回答:“芳芳姐,还是你眼睛尖呢。”
收集好足够的麦秸后,芳芳开始教大家制作草帽的方法。她先把麦秸浸湿,然后用灵巧的手指开始编织帽檐。
“婶子,你看,要这样交叉编织,这样帽檐才会又结实又好看。”芳芳边做边给我示范。
我照着她的方法尝试,却总是编得歪歪扭扭。芳芳耐心地纠正我:“婶子,您的手势要再轻一点,这里要稍微紧一点。”
在芳芳的指导下,我也渐渐掌握了技巧。家里的其他人也都认真地学习着,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弥漫着麦秸的清香,大家手中的草帽也渐渐有了雏形。
为了让草帽更有特色,芳芳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她从山上采来一些野花,经过晾晒后,把干花巧妙地装饰在草帽上。
“哇,芳芳姐,这样的草帽好漂亮啊。”冬冬惊喜地叫道。
“是啊,冬冬。这样的草帽在县城里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芳芳笑着说。
当第一批草帽制作完成后,我们带着草帽再次前往县城。这次,我们在县城的集市上找了一个更好的位置。
小主,
芳芳把草帽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那些装饰着干花的草帽立刻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这草帽真别致啊,多少钱一顶?”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