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本汗倒是听得懂。”图们点头道:“是说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而后才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与敌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
也就是说,善于指挥战争的人,必须掌握‘自保而全胜’的道理和法门,这样才能够掌握胜败的主动权。”
“大汗英明,正是如此。”布日哈图颔首道:“高日新领兵,总是先求不败,然后求胜。当年沙城之战,他守我攻,他有坚城可倚靠,有大炮可伤我。我部骑兵,若论来去纵横,固然在他之上,但耗在城下却难有寸进,早晚必走,他何虑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汗当日也正是明白其中道理,因此在试探过后,见其不露破绽便撤军而走,此正道也。即便再历一次,臣想大汗也必是如此抉择。既如此,又谈何‘拼得伤筋动骨也要强攻拿下沙城’之说?”
“不过一时感慨罢了。”图们兴味索然地摆摆手,道:“不说当年了,你说说他第三个百战百胜的要点。”
“这第三点,便是其深知‘气胜’之理。”布日哈图知道图们必然不懂,不待他开口询问,自顾自解释道:“兵法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图们想了想,道:“意思是说对于敌人的军队,应该想办法挫伤其锐气,使其丧失士气,而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而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通过削弱敌军士气而获胜的办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喧嚣,这是通过利用敌军心理躁动而获胜的办法。
而在离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肠辘辘的敌人,则是通过消耗敌军力气而获胜的办法。”
“不错,大汗此言便是正解。”布日哈图欣然道:“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士气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注意打击敌人的士气,动摇将领的决心。趁敌人士气消沉,将帅沮丧毫无斗志的时候去攻击它,才会减少自身伤亡,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
汉人有句话叫做‘打蛇打七寸’,意味着做事要有重点,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图们想了想,道:“当初辽南之战,高日新先让本汗和炒花一路急进,等到河边再慢慢狙击阻拦,然后趁我军疲惫又急于过河,这才发动决战,一举将炒花大军击溃,甚至俘虏了其本人,就是这个道理吧?”
“然。”布日哈图点头道。
谁料图们却苦笑起来,摇头道:“本汗原想说,若早知道这些道理便好了。可是转念一想,道理归道理,真到了战场上,能让领兵者分心的事太多了,到最后还能坚持初心本意者何其少……就算再来一次辽南大战,本汗和炒花也都读过这些兵书,但恐怕炒花仍然必死。”
布日哈图点头道:“的确有此可能,因为以上三点加在一起再审视高日新,就会发现他能胜我们的一处关键——知我所求,故能示我所想。如此,想不上他的当,着实极难。”
图们忽然眉头大皱,有些不安地道:“那你说,这一次咱们当着二十多万明军的面来一手金蝉脱壳,然后千里奔袭归化……该不会也是高日新故意露出的破绽吧?”
“这次应该不会。”布日哈图也忍不住皱起眉头,思索着道:“高日新此战与以往有别,那就是他这次作战的目标定得太大,不仅要击败我们,而且想要全歼,欲图一举覆灭我蒙古汗庭。甚至,他还需要以此来震慑国内一些反对他或者说反对实学改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