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俩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屋子里的地龙是在地面下方砌上烟道,其实跟火炕是一个道理,就是麻烦了些。”
宋二和做了大半辈子瓦匠,宋安宁只简单说了两句,他就明白了七八分。
这活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就拿盘火炕来说,要确定好烟道的走向,烟道不能太复杂,要根据火炕的面积调整到最合适的宽窄,出烟口需要有回风洞,洞口的大小、高度和倾斜角度也都有说法。
这需要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做,还有这地龙,虽然阿宁说会给图纸,可谁都没做过的东西,只能一点点摸索着来。
半月村的冬天漫长又难熬,若下几场大雪,压塌了房子,出人命也是常事。
“今年的辣椒挣了钱,咱们村里的人家也该好好修下房子,加上今年的玉米种子不错,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果不发生瘟疫的话……”
宋二和带着宋安宁绕着屋子转了几圈,边走边感慨着,想到临海镇出现了那样的事,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咱们先别大肆宣扬,瘟疫这事儿有没有还是两说,别引起村里人的恐慌,结果什么事都没出,这可不好。”
瘟疫一事只是宋安宁猜测,能不能传播,传到何处,这些她都不知道,而且宋二和也是有数的,不十分确定的事他也不太敢说。
“阿宁放心,你二爷爷我做了几十年的里正,知道该怎么做。
也别提瘟疫什么的了,就快雨季了,就当是为雨季准备些盐巴,粮食什么的,也能说得过去。”
二人说完这事,宋安宁又指着后面那一大片地说了下自己的想法。
“那块地先留出来,我准备在那处盖几间小院,让明叔一家和秋月姐过去住。
白日他们照常上工,晚上回自己院里睡,这么一来能方便不少。”
宋二和对她这个想法十分赞成,关系再好也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分开来住最好不过。
而且加盖几间小院也花不了多少银子,房契和地契都是宋安宁的名字,若谁不想住了,把房子收回来就是。
“明叔家住的那院子要大些,家里人多,再过几年元宝哥也要说亲事了。
秋月姐那个三间就够,东西厢房也配上,正好用来存放鸭蛋。
旁边再加盖两个院子,住人也好,存东西也行,盖一回房子,都收拾利索看着也舒心。”
“行……这几天你在家,咱们有什么事,及时商量就成。”
宋二和说着,将手里的图纸展开,用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时不时抬头问两句宋安宁房子的细节问题。
宋大山背着手过来时,就见自家弟弟和孙女蹲在大门口,捧着图纸研究得十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