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维也纳大学提供的条件相当优厚,学校会提供免费的宿舍、食物、医疗,甚至包括教师礼服、钢笔、纸张之类的小物件。
只不过这工资看起来有点低,只有一百弗罗林。
“这不是奥地利帝国最低工资吗?”
艾蒂安·勒努瓦心中惊叹,维也纳大学难道欺负自己是外国人?还是认为自己看不懂德文?
虽然眼前的德文和自己学过的似乎有些不同,但是这种微小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奥地利版的通用德语。)
正当艾蒂安·勒努瓦考虑是否要为了自己的薪资抗争一下的时候,他再次震惊得合不拢嘴。
原来那一百弗罗林并不是年薪,而是月薪。
其实这也是弗兰茨根据奥地利帝国实际情况进行的一项改革,在过去奥地利帝国的大学工作是相当悠闲的,而且大学教师的家境一般都十分优渥,所以用年薪完全没问题。
使用年薪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简化薪酬管理,另一方面则是保持人员稳定和维持忠诚度,从而方便用人方规划使用人才以提高效率。
(对部分无良者来说,许诺年薪更方便他们赖账。)
然而实际上来到奥地利帝国寻求工作的学者们大多数财政状况都相当窘迫,他们不是拖家带口就是对钱缺乏概念经常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于是乎弗兰茨就将年薪改成了月薪,其实他最早想改成周薪的,然而周薪给财务和行政部门造成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这些顶尖学者和路边的苦力不同,他们的作用和贡献根本没法用简单的方法衡量。
在皇室名下的工厂和企业中,绝大多数底层员工都是领周薪。主要是科技太落后,否则弗兰茨都想给他们发日薪。
周薪的好处暂时不明显,毕竟很多人还在为温饱挣扎,然而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周薪就会极大地刺激消费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循环。
这就涉及到了人性,获得起来越频繁、越轻松的东西人们就会越不珍惜。
历史上有很多人做过类似的实验,即便一年内总工资没有任何增加,采用周薪制的人也会认为自己比采用月薪制时的工资增加了,他们的消费额会同比上涨10%-15%。
一个星期后艾蒂安·勒努瓦成功入职维也纳大学,三个月之后他作为助手成功研发出了奥地利帝国第一台汽油内燃机。
只不过效率依然很低就是了,但也有好处,毕竟奥地利帝国的汽油算是有地方用了。
内燃机比蒸汽机更小,更方便,也许它此时在工业上没什么建树,但是却意外地引爆了一场内燃机车风潮。
其实之前奥地利帝国的一些贵族青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