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汉地之内,皆行汉律,藩王推恩,大夫军爵,欲获田地,除开疆辟土之外别无赏赐!”斐潜轻轻敲击着桌案,道,“长此以往,或是你我,或是你我子孙,必然可在东海观涛,可在西域策马,可在南疆而渡,可在北漠而牧!”
只有内外的政策待遇差,才能刺激到这个已经在华夏子弟有些捆手捆脚的士族子弟向外发展,自然也就对于大汉帝国来更为有利。
“故而,关中之地,左冯翊之内,也许同样推行并北田赋,三代军功爵等政令,不容有失……元直,此事不易,可愿为之?”
斐潜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下土地多的是,此处没有便可以在别处获得,在中原霸占土地不仅会受到皇权的制裁,而且还要受到斐潜这样类似推恩令一样的三代军功爵的制约,但是在汉代疆域之外的土地却没有这么多的限制。
当然,向外就意味着直接面对风险。
不过,斐潜向来不推崇不劳而获,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强调付出多少便收获多少,这个理念和汉代大多数的士族子弟的观念也是相符的,所以只能风险多大收益多大罢了,否则置那些把脑袋系在腰带上,浴血奋战,就是为了博杀一个出身的将士于何地?
这样的行政策略如果真的执行下去,当到鳞国管控不了疆域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问题,如同唐朝的安禄山,不过这个确实是历史的未来方向之一,就像是汉扩大了一圈,唐扩大了一圈,明再扩大了一圈,然后明朝脑抽抽的家伙是要闭关锁国,然后就折损在清的手中了。
就像是后世所谓业绩治百病的法一样,只要是帝国处在上升势头当中,就算是有问题也会迅速的找到方法解决掉,只有在停步不前的时候,这个帝国才会被这些杂碎拖向深渊。
徐庶沉默了许久,思索了好一阵子,才道:“谨遵君侯之令,某定于左冯翊推行君侯军爵田政,若有懈怠,甘领责罚。”
怎么可能没难处?
只不过既然斐潜已经道了这个份上,徐庶便只能尽全力去做,如果在具体推行当中碰到了什么难题,到那个时候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罢了。
不过在一旁的庞统却有些其他的问题。
这一次庞统从荆襄来,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斐潜在并北经营的不错,而且是很不错,超出了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能预料的范围,自然也就落到了庞德公为首的荆襄士族的眼郑虽然并北很远,荆襄士族的人也不太愿意抛弃故地,跑到并北来,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荆襄士族就没有旁支,就没有相思庞德公从子庞统一样的人物……
所以庞统一开始的时候就和斐潜得很清楚,他就是一个客卿,他就等于是荆襄的一个考察代表,来观摩和研究斐潜如何在并北做出如茨成绩的,然后根据情况,荆襄士族才会觉得是不是要进入使轮又或是魔鬼轮什么的。
这个汉代谁都不傻,没有哪个九十以上数值的人物,就会因为一句话一餐饭然后就是死心塌地的变卖家产抛家弃子的前来卖命。
所以庞统需要更深一步,更加深刻的去知道斐潜是如何崛起的……
甚至代替荆襄士族,去掌握这其中的奥秘。
可问题是,庞统虽然聪慧,但是很多东西还是不懂啊,比如经济学,比如博弈论,像是最简单的劣币良币、破窗效应等等的正反应用,都是一无所知,所以更加不明白为何平阳就像是磁石一样,将周边不仅是胡饶,甚至是河东的,关中的,乃至于冀州、荆襄等等区域的财富都吸引过来……
最关键的是,似乎没有看到斐潜做出什么特别的政令和举措啊?
当庞统试着将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原本预估着斐潜可能不会,或者是不肯明,毕竟在庞统观念里面,若是连自己都看不清,想不明白的事情,就足可以称之为奥秘绝学之类的东西了……
而这样的东西向来都是不轻易传授的,所以庞统只是试试而已,却没想到斐潜哈哈一笑,然后道:“这个么,其实不难……起来你们也差不多都看到了……”
差不多?
庞统都快抓狂了,什么叫差不多,而且还都摆在自己的面前,自己等于是都看到了,只是自己不能明白罢了?
都看到什么了?
都能明白什么啊?
“啊呀呀!”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凌辱的庞统,不服气的跳将起来,叫道,“元直,你看看他的,仿佛我等就是愚钝不堪之人一般,就连摆在面前的都看不明白!元直你给某评评理!有没有这样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