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曹操丞相府内,厅堂之中坐着的,自然都是彻头彻尾的曹氏一派。其中大多数的人,是与曹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但是毕竟人心隔肚皮,又有谁能清楚这里面就全部都是忠诚于曹操的人呢?
许县乱事从最初夜间的躁动,到了当下风潮涌动,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这让习惯了缓慢节奏,事态循序渐进的山东之人多少有些不习惯。
一些年迈之士聚集到了皇宫大街上,呼号哀鸣。
这些年老长者,拄着拐棍,白发皓首,在寒风当中悲切指控,表示要严惩凶手,抓捕屠夫,惩治奸妄。
就算是傻子,也是知道事情不对了。
刘协站在皇宫城门上,不仅没有下令驱逐这些老者,反而让宫内的黄门宦官出面,给这些老者带去了锦垫,让这些老者可以站累了,还可以坐下来休息。
这种暧昧的态度,使得在皇宫之前汇集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人不拿刀枪,也不指名道姓说曹操,只是要求调查抓捕杀害学子的凶手,惩治屠戮无辜的贼人……
这就让曹氏上下的人也不好做些什么,总不能是明面上搞一下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认罪,绝对不可能。
道歉,那也是想都别想。
众人坐在这里,心中也有一些疑惑,就是这一场乱事,为什么就这么生发起来?
虽然说行大事必要周密,崔氏搞事情肯定也是秘不外宣,但是不可能一点迹象都没有啊?
事先没有奔走联络,利益交换,这是极难想象的。
而且一旦牵扯的人多了,难免就会有些这样或是那样问题,走漏了风声什么的,也就自然可以让荀彧等人知晓了。
可是一直到了现在,在座的众人都想不太清楚,崔琰是怎么和其他人联络的……
从崔琰到了许县之中开始,就基本上是在监视之下。
虽然不至于是软禁,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派人贴身跟踪,但是在宅院之外,在街道两侧,在官廨之中,都是有眼线,不管崔琰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会记录禀报上来。
『城外!』程昱低声说道,『城外……我等疏忽了!』
荀彧微微点头。
他同样也是想到了,但是没有办法。
监视,是需要人手的。
而这一场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保持在许县之中的监视网,已经是尽力了,城外那些比较偏远一点的地区,曹氏的校事郎根本无法覆盖。
『敢问令君,如今舆论涛涛,当何以应?』任峻不关心那崔琰究竟是怎样联络的,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这个局面要怎么处理。
毕竟他动手杀的人!
要是荀彧扛不住压力,那么他就要成为大汉背锅侠!
幸好荀彧足够沉稳,他伸手示意,『如今贼已明,我当在暗。任中郎稍安勿躁。』
任峻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情绪稍微平复一点,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事到如今,他也只有信任荀彧不会卖他……
荀彧环视一周,缓缓说道:『今召诸位前来,只有一事相告……主公不日将至!』
『啊?!』
『太好了!』
『主公来了,我等就安心了!』
『哈啊,哈哈,真好!』
『放心了,这就好了!』
众人纷纷回应,喜笑颜开。
荀彧点了点头,然后便是安排各人事项,要求众人在最后关键时刻保持对于曹操的忠诚。
众人也是纷纷应答,拍着胸脯保证。
荀彧又是勉励一番,就让丞相府衙之内的这些人散去,各自做事。
众人告退。
『仲德,留步。』
荀彧在程昱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出声挽留。
程昱停下脚步,重新回来坐下,拱了拱手说道,『令君还有什么吩咐?』
荀彧沉默片刻,问程昱道:『仲德,此间之议……何时会传于府外?』
程昱低声说道:『今晚必传于外。』
荀彧点头,『盯紧他们。』
程昱拱手领命,旋即退下。
……
……
黄昏。
春日之时,天黑得还是很早,加上这几天也不是很晴朗,阴霾居多,所以在酉时就已经有些暗淡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