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刘邦准许制定礼制的命令后,叔孙通从鲁地找了三十多个儒生,连同自己的弟子共一百多人,开始制定汉朝的礼仪制度,后经一个多月终于制定完成。
此后,在叔孙通等一众儒生的不断完善下,至汉惠帝刘盈时汉朝礼仪已经相当完备,虽然不像先秦时期那般繁琐,但对于基本的尊卑秩序却也进行了规范,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吕后虽然起于微末,但出于维护统治权威的需要,她对于这种尊卑礼仪极为看重,也正因如此,吕后对于刘盈这种更为注重兄友弟恭,而轻视礼制的做法十分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即便如此,当吕后发现刘肥的到来让刘盈开朗了很多后,为了避免再度刺激到儿子,吕后最初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干涉刘盈与刘肥的来往。
自刘肥入京以来,吕后虽然因其不注重君臣之仪而不喜,但为了缓和自己与刘姓诸侯王之间的身份,同时也为了缓和与刘盈之间的母子关系,对于刘肥也算客气,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十月的一天,吕后命人于宫中设宴,款待齐王刘肥,刘盈与兄长一同前往。落座之时,刘盈因刘肥乃是兄长,便按照家人的礼仪,请刘肥入上座,而刘肥经过数月来与刘盈的相处,对此早已习惯,便毫不客气的坐到了上座,然而此举却让一旁的吕后面色一冷。
在古代,宴会座次一定程度代表了尊卑秩序,刘肥固然是刘盈的兄长,但同时也是刘盈的臣子,而对于皇室来说,君臣之仪无疑是要绝对高于兄弟之礼的。
汉初,刘邦时常以人子之礼拜见父亲刘煓,便已经让人觉得不妥,以至于刘邦不得不将父亲尊为太上皇,然后再执人子之礼,为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在极为重视孝道的古代,父子之礼尚要让位于君臣之礼,更何况是兄弟关系?
当然,帝王有时候确实需要体现出“仁厚”的一面,但必须在拥有绝对不可冒犯的威严下才行,否则“仁厚”便变成了“仁弱”。
西汉初期,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地区不过三分之一,而诸侯王们却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此时的皇帝显然不具备对诸侯王展现“仁厚”的实力。
要知道,自从叔孙通制定汉朝礼仪以来,当时的人们对于尊卑秩序背后的政治话语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如果今日在宴会上,让齐王高了皇帝一头,那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只要诸侯实力足够强,哪怕是皇帝也要忍让?当然,或许齐王刘肥并没有这么想,但却并不代表其他人不会这样想。
因此,当刘盈出于谦逊让出上首之位,而刘肥并无拒绝之意便落座后,刘盈并未察觉到其中有何不妥,而吕后的脸色却已经变得极为难看。
不过,吕后并未选择当场翻脸,而是命人斟了两卮酒,摆在刘肥的面前,命令齐王刘肥向自己敬酒。吕后此举当然不是有意为难齐王,而是试图通过此举,再度重审朝廷与地方诸侯的君臣关系,意思是哪怕你诸侯王实力再强,该低头时还是必须低头。
然而,刘盈并未看出其中的深意,眼见兄长刘肥起身敬酒,便也连忙起身,与刘肥一起向吕后敬酒。
刘盈此举,无疑是将自己这个天下之主,摆在了与刘肥这个诸侯王同等的位置。吕后见状,本就不好看的面色开始逐渐变得阴冷,起身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一言不发,转身拂袖而去。
齐王刘肥见状,看着手中的酒杯,心中顿时惊恐万分,不敢继续待下去的刘肥,连忙以醉酒为由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