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东瓯内附

酒宴散去后,汉武帝立即下令增加诸侯王的礼遇,并废止了官吏检举诸侯王不法行为的权力,此举虽没有恢复诸侯王治理封国的权力,但却无疑极大增强了诸侯王的自由度,使他们脱离了官员的监察。

这些诸侯王自幼衣食无忧又多有权势,即便有王法的约束,也难免多有作奸犯科之事,如今没有了官员的监察,失去王法约束的他们,自然就更加无法无天了。

果不其然,就在汉武帝下诏后数月,济川王刘明便与朝廷派往封国的太傅和中傅发生了冲突,并因此杀死了两人。得知自己的诏令竟然酿成了这等恶劣事件,汉武帝大为恼怒,下诏废去了济川王刘明的王位,将之迁往防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建元三年(前138年)八月,还不等汉武帝理顺诸侯王的事务,东南方向便又传来了越人叛乱的消息。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先后两次调遣大军攻打越人,一统百越地区。秦朝末年,趁着中原大乱,失去制约的百越各部纷纷自立。

后来,越王勾践的后裔驺无诸、欧摇更是以“秦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为由,率领越人各部起兵反秦,他们先是归附于番阳县令吴芮,之后又北上投效刘邦,并跟随刘邦自武关攻入关中。“楚汉战争”时期,无诸、欧摇仍然坚定的站在刘邦一方,为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西汉立国之后,鉴于朝廷对东南方向的越人部落鞭长莫及,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对百越地区分而治之,分别封驺无诸为闽越王、欧摇为东瓯王、织为南海王。

然而,越人虽然名为西汉臣属,实际上却极为独立,根本不受朝廷制约,汉文帝初年南海王织叛乱,朝廷派淮南王刘长平叛,刘长遂派楼船将军击败南海军队,南海王织投降,刘长将南海国臣民全部迁往上赶,南海王织被降为庶民,南海国灭亡。

南海国虽然被灭,但闽越和东瓯(也称东越)却仍然独立在外。“七国之乱”时,东瓯本是七国盟友,但当吴楚兵败,吴王刘濞逃亡至东瓯时,东瓯王欧贞复权衡利弊之后,却断然选择了转投朝廷,并派弟弟、夷鸟将军欧贞鸣杀死了吴王刘濞。鉴于东瓯的将功折罪之举,汉景帝不仅没有追究东瓯国的罪责,反而封东瓯王欧贞复为彭泽王,夷鸟将军欧贞鸣也被封为平都王。

东瓯王欧贞复去世后,其子“省”继承王位,“省”不久后也不幸去世,于是欧贞鸣便又继承了东瓯王之位。

吴王刘濞虽然被杀,但他的两个儿子刘子华和刘驹却逃亡闽越。刘驹对于父亲的死久久不能释怀,在无力报复西汉朝廷的情况下,他便迁怒于直接杀死父亲的东瓯王欧贞复,经常怂恿闽越王攻打东瓯。

闽越王驺郢也不是个善茬,他一心想要扩充势力,不过他也算有自知之明,深知仅凭闽越的国力,既不是汉朝的对手,也不是南越的对手,能够容许其扩张的,也就只剩下同为西汉属国,位于闽越以北的东瓯了。因此,闽越王最终同意了刘驹的劝说,出兵攻打东瓯。

东瓯国力本就不如闽越,再加上国君频繁更替,国内局势动荡,如何是闽越军队的对手,只能写信向朝廷告急求援。

当初因为参与建元新政改革,担任丞相、太尉的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皆被罢免。不过,两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窦婴因为得罪了窦太后而日渐失宠,而田蚡却凭借王太后的庇护,依旧荣宠不衰。

汉武帝身边本就没有几个可以信任的官员,外戚出身的田蚡虽然失去了官职,但却仍然能够时常入宫与汉武帝商议国事,而且他所提出的意见,还常常能够被汉武帝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