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日都有午时,但是只有端午节这一天午时取得的水最能辟邪,泡茶酿酒香醇,生饮可能治病(生病及时就医)。
宋朝温革《琐碎录》中有记载:“五月五日午时,取并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
在民间也有谚语道:“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意思是说喝一口午时水,能胜过吃三年的补药。
制作方法
时间:端午节当天的午时,即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
取水:选择纯净的井水、泉水或经过过滤的纯净水,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矿泉水去晒。
容器:挑选一个干净、透明、能够直接接受阳光照射的容器,如瓷缸或不锈钢容器。避免塑料瓶,容易暴晒变形。
暴晒: 将取得的水放在户外晒太阳,至少两个小时后取回即可。”
端午贴示三:
伯虎:
端午,一个起源和屈原毫无关系的节日。谈两句我的看法——
五月初五。正好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蛤蟆)出没之时。也是春夏之间,青黄不接的季节 。青指的是还没有成熟的庄稼,黄是指去年的存粮,古时就是这段粮食不够吃,最艰难的时候。如此悲惨,所以百姓管这个月称为恶月,没辙,祭祀吧,这才是端午最初的来历。
敬神也好,辟邪也罢,都太虚,逐渐就开始祭奠具体的人物了。到了南北朝那会儿,五月初五大家祭祀的对象就特别多,有会稽上虞的孝女曹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抱树烧死的晋国介子推,死不瞑目的吴国伍子胥,自然还有投江的屈原。
后来影响最大的,或者说到了决赛圈的,就两个人:伍子胥和屈原。为什么最终屈原是冠军呢?因为子胥这种一根筋变成厉鬼也要复仇的性格特质,是统治阶级最怕的底层思维;而屈原忠君爱国,软弱到不得不投水自尽,这就是完美的悲剧剧本。仅仅这个形象契合儒家内在的为统治服务的精神。
屈原的品质也契合了中华文明最底层的精神。总是说中国人特别推崇悲剧英雄,根子也在这个地方。关羽,岳飞,都是这样的,屈原也不例外……
今年端午节的广告语是,人间烟火处,处处皆平安,愿百病不侵,年年岁岁皆如愿,岁岁年年皆安康,愿你“粽”横四海,美好接“粽”而来,所遇之事,有期有盼、无灾无难!
魏清达:“小姑娘,给你几则小贴士,希望你能够用到,谢谢。”
魏清达:“人在年轻的时候, 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可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这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年轻时人都是往外走的,对于任何人和事都感兴趣,可是人到中年以后,人开始往回走,退到很小很小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