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最贵的铁

顽贼 夺鹿侯 2377 字 2个月前

但那才多远的路?

更何况青海湖四面环山,把船拉出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珲台吉脸上也写满了无奈:“那咋办,总不能拆了吧?多可惜。”

刘承宗笑了笑,看着热火朝天的船坞,让人搬来几张交椅,同巴图尔珲台吉坐在湖边,问道:“如果我们贸易,我能为卫拉特提供战船、火枪、火炮,还有各种精细昂贵的器物,卫拉特能为我提供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巴图尔珲台吉说不准,他说:“如果在这里贸易,卫拉特能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如果大帅能想办法在肃州接收货物,卫拉特能给大帅带来很多东西。”

他解释道:“从天山到肃州,过了哈密有四天路程没水喝,不好走;但从哈密到乌兰山,除了揣旦,有整整八天没水喝,八天没饭吃。”

这确实是个问题,即使元帅府把牧地铺到揣旦和格尔木,当地作为贸易路线的条件,依然比不上甘肃。

不过甘肃问题已经在元帅府的考虑范围内了,刘承宗便没有那么介意,只是问道:“如果在揣旦,卫拉特能提供什么;在肃州,卫拉特又能提供什么?”

“那就不用在揣旦了,我们能直接把东西送到海上。”

巴图尔珲台吉道:“波斯的织锦缎和丝绸、各式皮革,布哈拉的羊皮狐皮、宝石、靛蓝,至于卫拉特,路途遥远活物难以运送……”

他想了想,补充道:“每年两到五万张沙狐皮和黄狐皮、五万张银鼠皮、两到四万张羊皮、三千张扫雪皮、一千张狼皮、八百张貂皮、五百张猞猁孙皮、三百张豹皮、一百张白兔皮。”

说罢,他抬头看了一眼刘承宗,察觉到这些巨额毛皮似乎在元帅府的商品货物里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又再度道:“如果大帅能在肃州接收货物,我就能让商贾把活物运过来。”

其实每年十几万张毛皮,对元帅府来说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单就羊皮,算上大羊、山羊和羊羔皮,俱尔湾每年的总贸易量在十五万张左右。

卫拉特能以遥远路途贩运来两到四万张羊皮,单就一笔,就价值一万六千两,不算少数。

只是没有刘承宗想象中那么多。

他便问道:“若能把活物运过来,又有多少?”

“每年羊五万只、马五千匹、牛一千头。”巴图尔珲台吉道:“这些东西在帅府应该是值些钱……能在元帅府换枪炮、战船?”

刘承宗很满意地点点头,这些东西在元帅府确实是值钱的,俱尔湾市场每年的牛马市规模不过千余头匹,羊市也就才两万只。

羊每只一两,牛马每头八两,再加上那些毛皮,每年卫拉特能提供的货物,接近二十万两。

而这二十万两,不可能让卫拉特都带回天山,一定要在俱尔湾买个痛快才行。

“能,足够了,甚至还多呢。”

刘承宗道:“我知道台吉也会造枪,用台吉自己的匠人来造一定便宜,但它毕竟造得慢,造得少,我这能提供大宗枪炮,就看台吉想买多少了。”

巴图尔珲台吉心说是这个事,咬牙张手道:“我们一年能造五百支火枪,元帅府能卖我多少?”

说罢,他又悄悄看了刘承宗一眼,很心虚。

因为准噶尔一年造不出这么多,他的火枪都来自于游牧于鄂毕河附近的几个铁匠鞑靼部,每个小部落每年给他上贡三五十杆火枪,一年两百杆上下。

他们从万历四十八年开始给准噶尔上贡火枪,到如今算上跟沙俄探险队几次大规模冲突的缴获,整个部落也就不到四千杆火枪。

但刘承宗还真信。

珲台吉是觉得年产五百杆火枪什么概念啊?

一个上千男丁的铁匠鞑靼部,一年忙活到头,只能在挖铁、锻铁、造兵器之外敲出三五十杆火枪,一年五百杆,意味着在准噶尔统治下有上万个铁匠鞑靼,约等于空前强大的天山霸主。

刘承宗脑子里,则浮现出五个酒糟鼻子扛大锤的卫拉特造铳匠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