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印度洋科考样本的科学研究(七)

不知不觉,冬季十二月已经悄然过半了。岁序更迭,离新的一年还剩下仅仅一周的时间了。

潜龙和研究课题小组的同事们仍然对印度洋超深渊海底火山断层下新发现的那种如蚯蚓一般又似双树栉虫的新物种展开全方位的分析检测研究。

双树栉虫是一个属于栉虫这一大物种中独特的属类品种。

人类经过一代代海洋科学家们对栉虫的深入科学分析研究,目前暂时了解获得的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未来随着人类海洋探险科考能力、技术装备的日益先进和成熟以及不断地深入进行大洋深海科学考察的进行下去,必定还会有新的物种被不断地发现和研究,从而丰富着这些海洋知识内容。

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二十年代的2024年对栉虫的认识是:栉虫(Polychaeta)是多毛纲环节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栉虫的种类及其分类如下:

一.栉虫种类~

栉虫种类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双栉虫科(Ampharetidae),这一类双栉虫科种类个体较小,分布广泛,从浅水一直到5000米以上的深海都有分布,在深海甚至是数量上的优势种。中国海域记录的双栉虫科种类包括13属23种,其中包括3个中国海新记录属,4个新种和10个中国海新记录种。

2.蛰龙介科(Terebellidae):蛰龙介科种类个体较大,是典型的浅水种,在潮间带很常见。中国海域记录的蛰龙介科种类包括20种,分别隶属于12个属,包括2个新种和2个中国海新纪录种。

3.天鹅绒虫(Onychophora):天鹅绒虫是一类非常罕见的无脊椎动物,隶属有爪动物门,包括2科(栉蚕科Peripatidae和南栉蚕科Peripatopsidae)54属186种,分布在热带地区。

栉虫分类的方法,栉虫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的多毛纲(Polychaeta),其分类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其主要的分类层次方法如下:

1.门(Phylum):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

2.纲(Class):属多毛纲(Polychaeta)。

3.目(Order):属于栉虫目(Polychaeta)。

4.科(Family)属分为四类科:①双栉虫科(Ampharetidae)②蛰龙介科(Terebellidae)、③栉蚕科(Peripatidae)、④南栉蚕科(Peripatopsidae)。

二.栉虫的生态习性如下:

栉虫种类繁多,生态习性各异:①自由生活的栉虫~包括在海底泥沙表面爬行的种类、钻穴的种类、自由游泳的以及远洋生活的种类,通称为游走类。②(Errantia)管居或固定穴居的栉虫:一些种类不能自由活动,营管栖生活,被称为隐居类(Sedentaria)。

三.栉虫的生态学意义是:栉虫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底栖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海洋生物监测、海水养殖、生态评估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知识信息,可以看到栉虫种类繁多,生态习性多样,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栉虫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是什么呢?

栉虫(Polychaeta)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其生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是底栖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栉虫作为底栖生物,是海洋食物链中的关键一环。它们通过摄食有机碎屑、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将能量和物质转化为自身生物量,为上层食物链提供能量来源。

2.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者:栉虫在底栖环境中通过摄食和排泄等活动,有助于维持底质环境的稳定。它们的摄食行为可以减少底质中的有机碎屑,防止底质污染,同时通过排泄物为底质提供有机质,促进底质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是底栖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栉虫种类繁多,对环境变化敏感,常被用作底栖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人类可以通过研究栉虫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从而可以了解海洋环境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