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你一个十三岁的黄口小儿去战场,不是平白给无忌添麻烦吗?”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直接拒绝了儿子荒唐的请求。
厂卫的奏报他早已看过,此番那皇太极声势浩大,绝非只是简单的针对李自成和俄木布,肯定是对大明别有图谋。
为此兵马大元帅张世康不仅调动了六万近卫军,还包括两万秦兵、三万天雄军、两万怨军,加上李自成和俄木布的残余部队,总兵力将超过十五万。
若是算是靠近关宁锦以及归化城的虎贲军,随时接受调遣参与此番战争的兵力将高达二十五万以上。
这等规模的战争,就是大明朝也得往前数二十多年,一直上溯到萨尔浒之战。
而那一战,大明投入二十万精锐与与后金决战,结果惨败而归,丢失了大片的领土。
二十二年过去,如今局势已经发生变化,崇祯皇帝对这次战争十分在意,但却强忍着并不在军务上进行干预。
但张世康还是从崇祯皇帝殷切的目光中看出来六个字——雪耻和收复失地。
而在这样一场战争里,自己十三岁的儿子竟然说想随军出征,这不是胡闹吗?
前两年随张世康悄摸溜出宫御驾亲征的经历犹在眼前,崇祯皇帝觉得身为天子,披甲于阵前为将士们鼓舞士气,才是战乱时期天子应该做的事情。
朱慈烺的请求被拒绝后,下意识的就去看张世康,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也看向张世康道:
“无忌,这是你的意思?”
最近两年来,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格变化很大,在此之前谦逊有礼,时常会抱着那些儒家经典书籍死读。
自打让张世康做了太子的师父后,太子的性格从之前的木讷,逐渐变的跳脱。
崇祯皇帝时常会让宫里的下人汇报太子最近的近况,据说不仅在看兵书,还对火器、战船等多有涉猎。
崇祯皇帝对此并没有干预,有鉴于自己这些年的失败,以及张世康在改善朝廷状况的表现,他早已决定将储君的教育交给张世康。
可无论如何,才十三岁的太子,去战场这样危险的地方,总归是不合适。
莫说他这个作父亲的如此,若是传到朝堂,文武百官绝对是举双手双脚不同意。
有国本之争的前车之鉴,朝臣绝不会同意储君去犯险的。
“嘿嘿,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陛下的慧眼,太子殿下最近一年,都在关注我大明的军务,光是西山大营和制造总局就去了很多次,他自己也在学习兵法等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