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封禅祭

“臣楚国公、太子太保、领神武军都指挥使岳飞,谨以赤诚肝胆、六军锐气,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昊天上帝、山岳诸灵:

维大汉洪武十年,岁在丙辰。臣受命于武渊宫阙,承天子威德,率虎贲之师,北逐胡虏。铁骑踏塞北之雪,雕弓射狼山之月。赖圣主洪福,将士同心,遂破塔塔儿、克烈诸部,斩虏首六万有余,胡马不敢南牧。

臣闻轩辕制蚩尤于涿鹿,颛顼伐九黎于不周。今臣仗节出塞,行师四千余里,践单于庭,焚龙城阙。阴山扬旌,漠北受降;瀚海饮马,漠南无庭。此非臣之能,实乃陛下圣德昭昭,上皇神威荡荡。

狼居胥山者,匈奴祭天之所,冒顿鸣镝之地。臣今登临绝顶,燔柴以告昊天:自此以北,皆汉家疆土;从此而南,尽华夏衣冠。愿以胡人祭器,铸为汉阙钟簴;取焉支胭脂,染我长安宫墙。

阵亡将士,魂归星野;忠烈英灵,气贯长虹。今立封坛,刻石纪功。敢告诸神:若北虏再犯,臣当提三尺剑,复整貔貅,必使穹庐尽染汉旌,北漠永息狼烟!

伏惟尚飨!”

狼居胥山顶,汉军将士已经以石为砌、填以黄土,筑为一圆坛,供奉的也是最高规格的太牢三牲,即白马、青牛、黄羊。

一面以汉隶书写的古朴“汉”字大旗迎风飘扬,两侧排开的,则是神武军以下,诸将的姓氏将旗,参与诸官吏,皆有书写了官职名位的旗帜,就连陪同一起参与祭典的合不勒、忽鲁巴等草原诸部头领们,也各有一面代表本人、本部落的旗帜。

关于是否让漠北诸部参与祭祀,岳飞与张叔夜等人争论了数日,张叔夜觉得,我汉家儿郎祭祀昊天上帝,关蛮夷何事?这般盛大隆重的仪式,怎能让胡虏来玷污了?

岳飞则据理力争,表示陛下已经命道教在草原传播教义,草原部落信仰的“长生天”已经被整合到了汉人“上天”的概念中,从某种意义上,大家对“天”的信仰是一致的,并且汉人自古就信仰上天,草原则是匈奴崛起后才有了类似的概念,很明显就是汉人的信仰影响到了草原嘛。

所以让草原诸部也参与这一盛事,可以看作是让草原百姓认祖归宗,这是大好事!

最终张叔夜妥协了,表示诸部头领们可以观礼,但不得行祭,这一点众人便再没有异议。

岳飞的声音充满了激动,这是翰林院的诸学士们写了数十篇祭文,王伦挑选出来命张叔夜带到漠北来的,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