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家那小子,非要去城里谋出路,说乡下没盼头。”李大爷眉头紧皱,满是焦虑,“我跟他说,是常司令带着大伙才有了现在的安稳日子,可他就是不听。”
常昊扶着李大爷坐下,倒了杯水递过去,安慰道:“李大爷,年轻人想法多,想去城里闯荡也正常。咱得跟他好好讲讲咱这儿的变化,让他看到希望。”
这时,负责农业的干部老张开口了:“常司令说得对,咱这几年新开垦了那么多良田,还引进了新的种植技术,粮食产量年年涨,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我看我去跟小李聊聊,讲讲这些年咱们一起干的事儿。”
常昊点头赞同:“行,老张你去最合适。咱们这重建的成果,都是大伙一起拼出来的,得让年轻人知道。”
正说着,陈靖澜大步走进来:“常司令,县里传来消息,说是要组织周边地区交流重建经验,让咱们派人去分享呢。”
常昊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咱们这些年积累的经验,要是能帮到其他地方,也算没白忙活。陈靖澜,你对这些事儿熟,你带队去。”
陈靖澜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常司令!我一定把咱们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也把其他地方的好办法带回来。”
一旁的李大爷听了,来了精神:“对,多跟人家学学,咱可不能落后。常司令,要不我也跟着去,给大伙讲讲咱老百姓的感受。”
常昊笑着说:“李大爷,您去那可太受欢迎了!您讲讲当初咱们怎么在战火里坚持,怎么支持队伍,这比啥都有说服力。”
这时,年轻战士小王跑进来报告:“常司令,学校那边想请您去给孩子们讲讲抗战故事,他们都盼着呢。”
常昊爽快答应:“好嘞,我这就去。孩子们是咱们的未来,得让他们记住那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
老张有些担心:“常司令,您最近这么忙,又要操心重建,又要应付各种交流,身体吃得消吗?”
常昊摆了摆手:“没事儿,这点累算啥。只要咱们的家园能越来越好,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再累都值得。”
众人看着常昊坚定的神情,心中满是敬佩。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刻,常昊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大家朝着新生活大步迈进。他们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困难或许还会接踵而至,但只要像现在这样团结一心,有常昊的带领,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脚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黄麻地区的经验分享让周边地区受益匪浅,而常昊在学校的讲述,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国与奋斗的种子,为这片土地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