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轰然倒塌的消息传到长安,汉王有感而发,写下三句话,警示群臣: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脱胎于晋国的魏国,三分之后仍然夺得战国第一强国的地位,经过魏文侯的励精图治、魏武侯的勉力维持,终于在魏惠王手中轰然崩塌。
魏国的崛起是在魏文侯时期,魏武侯时期失去了对中山国的控制,便是魏国衰败的开始。
魏国衰败的原因,不得不提到历代魏氏君主心中都有一个“三家归一”的梦想。
从魏武侯时期就开始显现,他放弃了文侯“三晋联盟”的策略,转而与赵国大打出手,撕碎了三晋的团结,主要目的还是魏国膨胀了,想要三家归一,重建晋国当年那样的大大的疆土!
你想想,晋分三家之后,三家都混成了战国七雄,如果三家合一,那还了得?了不得!
赵韩当然也是有仇必报,魏武侯死去,赵韩两家的浊泽之战,差一点就将魏国分为两个二流小国,如果魏国两分,那么战国历史又不知道要怎么写了。
魏惠王继位之初,受到赵韩横加干涉,更是对此两国怀恨在心。从此心中种下一个执念,欲平天下,先合三家!
从史书中可以看到,魏惠王往往以晋国自居。比如《孟子见梁惠王》中,魏惠王情不自禁地将魏国自称为晋国,说出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话语。
武侯、惠王两代,三晋联盟不复存在,三晋互杀成为常态,魏国自此走上了下坡路。即使没有穿越者的横插一杠,魏国的衰落也是难以避免的。
某种意义上说,魏氏成也晋国,败也晋国。
成,是由于魏氏在三分晋国当中,继承了晋国最优质的资产;
败,是魏氏始终坚持三家重归统一的执念,打破了三晋同气连枝的同盟关系!
但汉王俱酒不会将这深层次的原因说出来,他写下:“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塌楼论”与汉王以往高深的理论不同,非常形象地总结了魏、赵、韩三家基业的兴衰,总结出一个真理:得国不正,根基不稳,倒塌是必然的!
“塌楼论”以其朴素形象的原理,不仅在汉国群臣、诸子百家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更在广大底层民众中迅速传播,将魏、赵、韩三家死死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