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逆行的人们

公元一一九年十二月,寒冬如一只冷酷无情的巨兽,将整个大地紧紧攥在爪下。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似永不停歇,四河城在这场罕见的大雪灾中刚刚缓过一口气,而距离四河城东北方向数百里外的落日城,正被更为严峻的灾难阴影所笼罩。

袁华,来自现代,知道救灾是国家使命与责任,或者说是国家存在的意义!

此刻已率领着救援队伍艰难的向着落日城跋涉着。

他们的身影在茫茫雪原上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

出四河城已行了八日,近六百里。每一步都踏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在与这残酷的冰雪世界进行着一场艰难的对话。

队伍中,袁华与崔叔并肩走着。崔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匠人队伍中起着稳定军心的作用。夜晚,呼啸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众人的脸庞,大家围坐在一堆熊熊燃烧的火堆旁。跳跃的火苗在夜空中舞动,明灭不定,映照着众人疲惫的面容。

袁华望着那火光明灭,心中思绪万千。他转头看向随行的工匠,他的面容在火焰的光明中,缓缓开口说道:“出发前,四河城就有人说过,这么远如何救,不如算了!”工匠们听到这话,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望向袁华。袁华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我说必须要救,因为百姓们交了税,华夏国就应该拼了性命去救灾,不然百姓纳税何用?如果做的到就做,做不到就不做,那以后所有人都会有各种借口。洪水,大旱,地震,瘟疫,哪个天灾没有困难?政府之存在,就是聚合人力来补天缺,要逆天而行,而不是顺天推舟。”

工匠们听着袁华的话,默默地点头。他们深知,此次救援任务艰巨,但袁华的话让他们心中燃起了一股使命感。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这股使命感如同火堆中的火焰,温暖着他们的内心。

再看这支救援队伍,阵容颇为壮观。后队,一千多人,脚步坚定地行走在雪原上;一千辆马车,满载着救援物资,在雪地上缓缓前行,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前队,二十台蒸汽会车,发出“呜呜”的声响,喷吐出白色的蒸汽,为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还有三百条牧羊犬拉的雪橇,在雪地上轻快地穿梭,它们吐着舌头,欢叫,甚至在雪夜里和狼群对峙,两边都狼叫不止,狗子们似乎不知疲倦。

这只是第一批救援力量,而在后方,征集大量牧羊犬、马匹和人员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第二批、第三批救援部队正在组建,他们就像一条条源源不断的河流,向着东北方向的四河城汇聚,然后沿着开辟出来的雪路向东而来。

随着救援行动的推进,驿站也在慢慢建立起来。袁华深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补给和通讯网络,救援的速度才能越来越快,才能更快地抵达落日城,拯救那里的百姓。

凌晨,前队休息一下,袁华站在茫茫雪原之中,四周是一片银白的世界。他望着身边的众人,提高了音量说道:“若有一日,华夏没有在灾难的第一时刻就出动救灾,那就离亡国不远了!”这句话,如同洪钟般在雪原上回荡,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刻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在这冰天雪地的艰难旅程中,队伍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积雪太深,马车常常陷入雪中,众人不得不齐心协力,用尽全力将马车推出。寒冷的天气让蒸汽机车的零部件时常出现故障,工匠们不顾寒冷,在冰天雪地中抢修。而那些牧羊犬,也有不少因为体力不支而倒下,被人们送进后面温暖的车厢。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大家退缩,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继续前行。

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席卷而来。狂风裹挟着暴雪,如同一头疯狂的野兽,想要将这支队伍吞噬。袁华迅速指挥大家寻找避风的地方,众人躲在马车和雪橇后面,用厚重的棉被和毡子抵御着风雪。暴风雪肆虐了几个小时,当风停雪住时,大家从临时的避风处出来,身上都落满了厚厚的积雪,仿佛一个个雪人。但没有人抱怨,他们迅速清理积雪,检查物资和车辆,继续踏上救援的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离落日城越来越近。袁华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有着一丝担忧。他期待着能尽快赶到落日城,拯救那里的百姓,同时又担忧着落日城的情况是否比想象中更加糟糕。

他们的身后,一条雪路被破开,一个个驿站开始复活,快速运输系统开始复苏。

随着一支支队伍顺着主路分散进入各个村落,立刻指挥队伍展开救援行动。将带来的物资分发给百姓,帮助他们修缮房屋,分发粮食和大量秸秆和草料。

百姓们看到救援队伍的到来,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纷纷围上来,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