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商议妥当后,便紧锣密鼓地筹备救济院的设立。
在城市的一角,一座宽敞的院子被改造成救济院。
崭新的床铺、厚实的棉被,还有热气腾腾的饭菜,让那些原本流落街头的孤寡老人和孤儿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感谢大人,感谢大明的恩人们,让我们有了家。”一位白发老人满含热泪,颤抖着双手,向周大人鞠躬致谢。
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也迫在眉睫。
周大人带领众人,在城中四处勘察,选定合适的位置修建公共厕所和水井。
“这公共厕所一定要建得干净、通风,方便百姓使用。”
“水井的选址要合理,确保周边居民都能便捷取水。”周大人一边比划,一边向工匠们叮嘱。
“周大人,这修建费用不菲,且需耗费大量人力,我们怕是难以承担。”
一位安澜国官员面露难色。
周大人微微一笑:“费用方面,我们可与商户协商,让他们出资一部分,以换取商业宣传机会。”
“人力嘛,发动百姓参与,给予一定报酬,既能解决就业,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随着一座座公共厕所建成,一口口水井涌出清澈的井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异味减少,疾病传播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百姓们纷纷称赞:“这大明来的大人,真是为咱办实事啊!”
为了促进商品流通,周大人又着手组织集市。他与安澜国的商人们促膝长谈,了解市场需求与困境。
“周大人,如今战乱刚息,商路不畅,货物积压,我们实在难以维持生计。”
一位商人满脸无奈,诉苦道。
周大人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将开辟新的商路,加强安保措施,保障货物运输安全。”
“同时,组织定期集市,让大家能集中交易,盘活市场。”
集市开市那天,热闹非凡。
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百姓们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在推动经济民生的同时,方子言也不忘教育事业。